昨天华为在德国汉诺威CeBIT的重磅发布之后,紧锣密鼓地安排了核心产品线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解读华为其战略和市场规划。
四大重磅产品中,基于4G技术的eLTE宽带集群,主要瞄准了让不同行业和智能城市具有互连性,例如去年南京市升级使用华为的eLTE解决方案推动实现智慧城市,不仅如此,华为还通过与合作伙伴解决客户提出有行业特色的需求。
而在敏捷广域网方面,华为喊出了WAN 3.0的口号。华为敏捷广域网集成了WAN软件定义网络、原子路由器、高吞吐量、eSight等技术,提供可靠网络连接确保高质量体验。
作为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的负责人之一,王雷向记者表示,华为网络现在越来越强调开放合作,传统网络厂商都开始向上层走,网络和应用的结合愈加紧密。
“华为软件定义网络和敏捷网络不仅仅是传统的集中控制,现在华为开始把云平台如OpenStack和网络融合到一起,实现全连接的软件定义网络方案。“
据他透露,华为网络的下一步是要做园区网的真正融合,把LET引入园区,未来要实现整个内部LTE的全部免费,流量数据免费,让企业在可控的情况下做更多的运营。
这几天记者在各大展馆和会场奔走之间,听到华为谈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重构。那么具体到华为网络,首当其冲应该被重构的是什么?
王雷向记者表示,其实最早的重构园区网络,是“敏捷网络”理念的前身,也是华为网络重构的第一步。
去年,华为重构了数据中心内部,包括主流四大平台,如微软、VMware、OpenStack和华为,而到了今年,华为网络的重构完成了一个轮回,又从重构园区网开始。王雷认为,现在LTE重构了园区的商业模式,以前LTE和企业被认为是没有关系的。
华为工作人员在CeBIT华为展区演示敏捷网络
谈及华为在欧洲市场的打拼,王磊称,欧洲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华为网络的很多产品如敏捷交换机在一些有定制需求的行业运营较广。
在他看来,华为网络在欧洲市场有两层价值,一层是华为网络和客户业务的结合,产生了客户对客户的价值,因为华为的产品线较长,集成一家比多家的代价要小得多;其次,和传统厂商现有业务的结合,也就是一直提倡的被集成战略。
“欧洲是我们的第二本土,华为在欧洲电信运营商市场的份额很高,例如沃达丰所占的份额达到70%,西班牙电话公司的份额将近50%。欧洲市场无论是体量还是客户粘性都是华为看重的,会深度耕耘。”
交流过程中,记者感受到华为具有敏锐嗅觉和快速行动力,在核心网络业务上得到体现。据了解,华为将在欧洲市场单独建立一个规划分部,目的是为交换协同,更好地与欧洲本土客户紧密交流,让欧洲与中国大本营零距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字节跳动Seed团队提出的虚拟宽度网络(VWN)通过解耦嵌入宽度与主干宽度,在几乎不增加计算成本的情况下显著提升模型表示能力。8倍虚拟宽度扩展使训练效率提升2.5-3.5倍,且发现虚拟宽度因子与损失呈对数线性关系,为大模型效率优化开辟新维度。
这项由中科院、滑铁卢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完成的研究开发了BrowserAgent,一个能够像人类一样直接操作网页浏览器的AI助手。与传统需要转换工具的方法不同,它能直接点击、滚动、搜索网页,仅用5300个训练样本就在多跳推理任务上比最先进模型提升20%准确率。
两家公司在OverdriveAI峰会上分享了AI应用经验。Verizon拥有超过1000个AI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呼叫原因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将AI推向边缘计算。Collectors则利用AI识别收藏品真伪,将每张卡片的鉴定时间从7分钟缩短至7秒,估值从8.5亿美元增长至43亿美元。
亚马逊研究团队通过测试15个AI模型发现,当AI助手记住用户背景信息时,会对相同情感情况产生不同理解,称为"个性化陷阱"。优势社会地位用户获得更准确的情感解释,而弱势群体接受质量较低的理解。这种系统性偏见可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放大社会不平等,提醒我们需要在追求AI个性化的同时确保算法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