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ogic公司正乐得合不拢嘴,而他们也确实有理由这么开心——除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增长之外,作为该公司主机服务器连接业务领域组成部分的全闪存阵列同样硕果累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再创辉煌的日子似乎已经为期不远了。
QLogic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营收数额为1.402亿美元,与上季度相比增长10%,与上年同期相比更是拥有16.7%的提升比例。这样的业务增长速度确实不容小视。
本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为2240万美元,与三个月前1100万美元的成绩相比实现倍增,而且比上年同期高出7.8%。又是一项好消息。
“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QLogic公司CEO Prasad Rampalli表示。他也确实没有理由不高兴——这样的业绩结果比公司自身预期更理想,而且让金融分析师们喜出望外也非常值得骄傲。
如果我们将QLogic与其HBA业务竞争对手Emulex相比较,就会发现前者在营收方面长久以来一直无法同后者相比肩,不过目前这种状况已经由于Emulex对QLogic的长期轻视而发生了逆转。
看看过去三个季度当中QLogic公司在营收与净利润两方面的阶梯式增长
Emulex(红线)与QLogic(蓝线)双方的历史营收走势图
QLogic公司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内斩获1.32亿到1.38亿美元营收; 如果取中间值1.35亿美元,那么其全年营收应该在5.22亿美元左右,与2014财年全年相比增长13.3%,但仍然稍逊于2011财年的5.972亿美元。
那么QLogic能否实现复兴?在我们看来,如果该公司能否一直保持住良好的业务执行能力,那么其2017财年的营收应该可以突破6亿美元大关,但也不能过于乐观。
光纤通道业务面临的市场仍在发展成熟阶段,而以太网环境则竞争激烈,而超融合型服务器并不需要太多SAN产品。
不过尼古拉斯公司总经理Aaron Rakers指出:“QLogic公司已经凭借着90%的全闪存平台市场份额领跑这一业务领域(其中包括Pure、EMC/XtremIO、Violin、思科/Whiptail等等),并逐步巩固自身的良好定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金冠到雅客、友臣、蜡笔小新,这些曾风靡小卖铺与超市货架的老牌零食厂商,一度因渠道滞后、品牌老化而淡出人们视野。而如今,它们在拼多多上正迎来一场集体复兴。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主要用英语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竟能自发学会处理其他语言任务,无需明确教学。这种跨语言迁移能力随模型规模增大而显著提升,通过形成"通用语义空间"实现不同语言间的知识迁移。研究为降低多语言AI开发成本、支持资源稀缺语言提供了新途径,但仍面临性能不均衡、文化适应性等挑战。
阿姆斯特丹大学与Salesforce合作开发的奖励引导推测解码(RSD)技术,通过让小模型处理简单任务、大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分工,在保持推理准确率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该技术在数学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计算量最多可减少75%,为AI应用的普及和成本降低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