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联想公司已经顺利拿下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并能够随意参与到同其它存储供应商的合作体系当中。那么作为下一步计划,这只来自中国的技术巨鳄是否会将存储视为值得考量的目标市场?
尽管尚不足以在主流阵列领域扮演存储供应商这一角色,但联想方面确实已经拥有一系列存储产品线,其中包括:
• PX2-300D与PX4-400D NVR视频监控阵列,基本上属于采用RAID实现数据保护的文件管理系统、配备凌动处理器且提供LifeLine软件以实现小型办公NAS功能。
• ThinkServer SA120直连存储采用12-bay 3.5英寸磁盘驱动器,机架另外提供作为可选方案的4-bay 2.5英寸SSD容纳能力,且最高配备两套控制器。
• 联想-EMC桌面与网络(即机架式与塔式)存储方案——参考EMC与联想于2013年达成的合作协议。
• 联想VNX阵
接下来的则是IBM参与开发的EMC融合型/集成式服务器/存储/网络VSPEX参考架构方案,其中包括经过EMC认证的系统:
• 基于Flex System、面向私有云用例的EMC VSPEX,支持200至1000套虚拟机系统。
• 基于Flex System、面向VDI用例的EMC VSPEX。
二者“采用联想ThinkServer系统并配备最新英特尔处理器、RackSwitch网络、EMC存储以及VMware虚拟化技术。”
联想公司同时也没有忘记IBM的Storwize V7000阵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联想推出的6195 Storwize V7000。
面对上述背景,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亟待解答的疑问:
• 联想是否会进军网络存储阵列业务市场?
• 联想是否会与其它供应商,例如NetApp,建立起类似于VSPEX这样的合作项目?
• 联想是否会生产自己的集成式服务器/存储/网络产品?
• 联想是否会通过在自家服务器上运行自有软件与其它供应商合作推出超融合型系统?
之所以提出第四个问题,是因为考虑到此前Maxta与Simplivity曾经与思科达成协议、允许后者在其UCS服务器上运行相关软件。
当然,IBM与联想之间可能也已经达成协议,规定联想不得在未来特定时间周期之内推出任何与IBM存储阵列存在竞争关系的产品。
如果不存在此类协定,又或者未来协定有效期已过,那么服务器供应商联想又会如何看待存储市场?相信这一领域又将曝出不少值得关注的新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