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Z 2013年低价卖给了东芝,一度令人感慨,但事实证明,这是一笔绝对超值的买卖。OCZ曾经最大的掣肘就是缺乏足够良好的闪存供应,而东芝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闪存大厂。
卖身以来,OCZ的固态硬盘全线转向使用东芝闪存,供货和质量都不存在任何后顾之忧,未来也会继续如此,而且会走在其他固态硬盘厂商前列。OCZ的口号就是:“我们只用高级东芝闪存。”
2015年第二季度,OCZ就将率先导入东芝的15nm工艺闪存颗粒,类型还是主流的MLC,但具体产品没有披露,可能会先用于企业级。
其实在2014年4月,东芝就在日本三重县Fab 5工厂小批量投产了15nm闪存,9月份又完成了Fab 5的扩建,即将开始量产。
东芝的TLC闪存也已开始供货,与东芝一家亲的SanDisk就第一个吃了螃蟹:Ultra II。
3D闪存也是东芝的新方向,但要到2016年才会量产,最快也得明年底才能看到新产品了。
至于主控方面,OCZ仍将坚持使用自己的Barefoot,明年还会有新型号推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微软研究院发布突破性多语言AI技术UPDESH,通过"自下而上"数据生成策略,让AI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该技术基于各语言维基百科内容生成950万个训练数据点,覆盖13种印度语言,显著提升低资源语言AI性能,为构建文化敏感型AI系统提供新路径。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NVIDIA团队提出RLBFF方法,将AI训练中的复杂评价转化为明确的二元判断标准,解决了传统人类反馈模糊和可验证奖励局限的问题。该方法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中JudgeBench获得第一名,训练的模型性能媲美知名商业模型但成本仅为其5%,为AI训练领域带来重要方法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