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Z 2013年低价卖给了东芝,一度令人感慨,但事实证明,这是一笔绝对超值的买卖。OCZ曾经最大的掣肘就是缺乏足够良好的闪存供应,而东芝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闪存大厂。
卖身以来,OCZ的固态硬盘全线转向使用东芝闪存,供货和质量都不存在任何后顾之忧,未来也会继续如此,而且会走在其他固态硬盘厂商前列。OCZ的口号就是:“我们只用高级东芝闪存。”
2015年第二季度,OCZ就将率先导入东芝的15nm工艺闪存颗粒,类型还是主流的MLC,但具体产品没有披露,可能会先用于企业级。
其实在2014年4月,东芝就在日本三重县Fab 5工厂小批量投产了15nm闪存,9月份又完成了Fab 5的扩建,即将开始量产。
东芝的TLC闪存也已开始供货,与东芝一家亲的SanDisk就第一个吃了螃蟹:Ultra II。
3D闪存也是东芝的新方向,但要到2016年才会量产,最快也得明年底才能看到新产品了。
至于主控方面,OCZ仍将坚持使用自己的Barefoot,明年还会有新型号推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