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恢复、高可用性和数据迁移软件及服务提供商 Vision Solutions, Inc. 今天宣布推出 Double-Take 7.1 版。凭借多项技术改进,最终用户和合作伙伴将从多个全新的灾难恢复选项以及经过改进的软件性能中获益。
现在,在 Windows 和 Linux 服务器环境下运营的公司均可利用包含以下增强功能的 Double Take 7.1:
• 借助加快初始同步速度,缩短了完成迁移和提供保护所需的时间
• 大幅缩短了切换时间;故障切换所需时间减少多达 50%
• 可为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的用户提供完整服务器一对一迁移和保护
除了 Double-Take 7.1 系列中现有产品(包括 Double-Take Availability 和 Double-Take Move)的增强功能以外,此版本还包括了一个新上市的解决方案,即 Double-Take DR。
随着 IT 基础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Double-Take 7.1 可以帮助更多企业将混合数据中心变为现实。将 Double-Take 7.1 卓有成效的数据迁移、保护和可用性产品纳入到一个统一平台中,可为客户提升价值。此外,这些更新还使企业能在异构环境下轻松跨越不同工作负载管理 SLA。
Vision Solutions 产品战略总监 Tim Laplante说:“当今众多公司必须为业务连续性做好准备,尤其是在很多不同技术平台共同工作时更是如此 – 而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公司直到现在也没有制定这样的计划。Double-Take 7.1 更新可以确保更多公司,无论是具有最复杂业务关键数据保护需求的公司,还是刚刚开始这一过程的公司,都能从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中获益。我们消除了首次采用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公司所面临的屏障,使得所有公司,无论处于业务连续性规划的哪个阶段,都能实施这一重要的战略举措,以避免数据丢失。”
借助 Double-Take DR,用户可以利用 Double-Take 的灾难恢复 (DR) 功能,而不需要投资购买更全面的高可用性 (HA) 组件。随着中端市场公司开始明白需要适当保护云中数量不断增加的业务关键数据,该新产品使更多此类公司能够用上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Mercury信息技术公司技术服务官 Adam Downie说:“Double-Take 7.1 可跨任何平台迁移和保护任何硬件上或驻留在任何环境下的关键业务数据。这些解决方案更新凭借卓越的软件性能,可跨多种平台改善用户体验。对于我们的客户而言,Double-Take 7.1 提供了推动其数据存储基础架构向前发展的灵活性。这意味着他们可跨任何种类的物理服务器,在 Hyper-V 虚拟机上或在我们的 Azure 云中轻松选择多个目标供其数据驻留。得益于 Vision Solutions,我们的客户可以满怀信心地迅速执行迁移,同时使其数据受到全面保护。”
根据多份行业报告,作为多样化和节约成本战略的组成部分,很多公司都在向云托管的数据存储环境迁移。借助使用情况计量选项,托管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 Double-Take DR,通过清晰的报告和许可证管理功能为其客户持续提供“灾难恢复即服务”(DRaaS)。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