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存储中使用纠删码和远程复制的建议
对于IT部门来说,远程复制是灾难恢复中的关键技术。Ethan Miller就数据存储阵列中纠删码和远程复制技术的使用场景作了分析。
Ethan Miller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主要研究纠删码以及如何在存储系统中使用纠删码。
对于IT部门来说,远程复制是灾难恢复中的关键技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教授分析了在数据存储阵列中纠删码和远程复制技术的使用场景。
对于存储管理员来说,对于采用纠删码还是远程复制,有什么建议?
目前大部分IT组织都会在自己的本地存储中使用纠删码,他们通常使用诸如RAID5、RAID6这种类型的纠删码。然而,如果你关注的是灾难恢复—— 当你的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是否会出现数据可用性或数据丢失的问题——那么你需要在多个站点之间部署远程复制机制。大部分数据中心不会超过双节点或三节点, 所以它们可能只有一份或两份数据备份。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在数据中心站点之间部署远程复制,因为纠删码在站点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是无法工作的。当然,你依 然可以在站点内部使用纠删码,例如RAID5或RAID6,它们会让你的数据更可靠。而跨站点部署纠删码对于大部分组织的IT部门来说是不明智的。
如 果你拥有两到三家云服务提供商的支持,并且有三个数据中心,理论上你是可以在站点间使用纠删码的。但问题在于纠删码需要通过大部分完好的站点来恢复数据, 这在有两到三个外部的云服务提供商和三个自己的数据中心的环境下是不实际的,因为你至少需要从其中三个站点来读取数据。
不过,只要你不介意花费数天时间来恢复数据,你还是可以部署跨站点纠删码的。但如果你需要在几分钟内恢复业务,远程复制将会是你的明智选择,并且你需要在站点间建立一个高带宽或低延迟的网络。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