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是这个时代服务器市场的核心,不仅是因为英特尔控制着超过90%的x86服务器处理器市场,更因为英特尔构建了一个稳固、强壮却又开放的生态环境,每一代全新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发布意味着什么?
行业的迭代。
英特尔至强E5 v3处理器及配套的Wellsburg(C610)芯片组组成了新一代英特尔Grantley服务器平台,基于这一平台,Emulex针对旗下的OneConnect系列融合网络适配器(CNA)与LightPulse第五代(16Gb)光纤通道(FC)主机总线适配器(HBA)系列产品进行了优化。
Emulex公司表示,其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可扩展性和效率,并针对大数据分析、内存数据库、虚拟桌面基础架构等下一代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并全面支持新兴计算架构。无论是面向电信和OpenStack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还是基于OpenCompute的云计算架构都将得到更快连接、更优性能与更高效率。
至强E5 v3的升级是显著的:全新的高端型号支持高达18个处理器内核,整个Grantley使用下一代的DDR4内存--性能更高、电压更低、带宽更大而且能耗更小,并在PCIe吞吐量方面进行了改进。
针对于此Emulex进行了批量的改进,比如Emulex vEngineTM存储和重叠网络协议卸载组合的内核数量增加了50%以上,并使用全新英特尔至强TM处理器中的DDR技术将内存增加了一倍,因而显著提高了服务器效率,而且每台服务器能够支持更多的虚拟机(VM)或虚拟桌面实例(VDI)。
此外,Emulex Virtual Network Exceleration(VNeX)技术可卸载使用NVGRE和VXLAN的下一代重叠网络协议的报头封装流程,便于客户维持CPU利用率阈值,减少CPU使用波动,同时为虚拟网络环境中的每台服务器增加更多工作负载。
围绕英特尔全新处理器的改进,使得Emulex再一次强化了对英特尔x86服务器平台的支持,对于有赖于x86服务器市场而增长的Emulex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而随着英特尔加快处理器发布速度以及服务器处理器的形态的变化(2015年可能出现的FPGA的至强D),Emulex也必须适应。
但Emulex不仅要适应英特尔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作为一个服务器组件供应商,其直接的合作伙伴不是英特尔,而是以IBM、惠普、戴尔、联想、华为等为代表的服务器OEM供应商(也包括部分ODM或渠道产品供应商),这就要求Emulex把所有这些优化、加速创新应用到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去。
在2014年华为云计算大会期间,Emulex公司产品营销及行业联盟副总裁Mike Heumann与华为企业BG中国区服务器及云计算领域营销总监单彤共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披露了两家公司在服务器市场的合作情况及产品设计思路。
Emulex:让服务器、处理器做该做的事情
Mike Heumann认为,整个行业正受到开放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下一代工作负载、私有云/混合云计算、物联网的深度影响,"企业数据中心感受到了对速度(响应)的需求",他谈到,下一代数据中心将具有五大特征:
·可扩展的私有云/混合云
·更快速地获取信息以进行分析
·更高效的电源和冷却装置使用
·高性能应用
·优化的存储性能
"无论是对于存储还是网络来说,数据的使用、传播和挖掘速度更快,用户有着更高的要求。" Mike Heumann认为,这样的挑战不是仅靠处理器解决的,Emulex的解决方案--针对英特尔Grantley服务器平台--所进行的优化与整合,"同样是相当重要的"。
"从英特尔的层面上来说,随着新的平台技术推出,能够增加50%的内核数目,DDR4内存更快,并且在PCIe的吞吐量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Emulex的角度上,则配以重叠网络硬件卸载功能以及存储和虚拟卸载功能,使得服务机端的工作量(11:03)可以在板卡上部分实现,同时有高性能的I/O,这些都可以帮助企业来打造真正的下一代数据中心。" Mike Heumann表示。
比如说在节能冷却方面,Emulex同样能够产生影响--以板卡出发继而影响整个服务器的能耗表现--技术上通过服务器写在技术实现,在适配器层面,"将原先由CPU开展的工作调到板卡层面来实现,并且通过专用的功能去实现,这样就可以来减轻服务器的计算负担,不管是2U还是4U的服务器,都可以使得更加节能,并且使服务器的密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基于面向新一代英特尔Grantley服务器平台的优化,Emulex已经与华为、戴尔、富士通、惠普、IBM、联想、广达开展了大量的基于OEM的英特尔Grantley服务器平台设计,在华为层面涵盖了包括MLOM、10Gb NIC、10Gb CAN、10Gb RDMA以及16Gb FC等几乎所有网络通信板卡领域,而如今在Facebook OCP项目上大放异彩的广达(Quanta)则与Emulex在OCP网络的10/40 GbE和CAN等领域展开合作,涉及了广达的QuantaGrid、QuantaPlex、Rackgo X等产品。
崛起的华为如何与Emulex合作
虽然所谓的出货量第一之争各有观点,但华为服务器的崛起确实客观存在的,华为服务器作为中国服务器市场重要的供应商的地位已经确立,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华为融合战略的逐步推进,"需要不断攻城拔寨拓展市场影响力和装机量"的华为服务器销售量相信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与华为的合作是类似Emulex这样的组件供应商必须迈出的步伐,但华为强大的研发能力,特别是对芯片、板卡、系统的多层次研发及控制力要求,对Emulex也是着实"可怕"的体验。
不过,Mike Heumann表示,目前Emulex和华为有着全面的合作,包括第一款高性能PCIe融合网络适配器、Emulex BE3及XE201芯片(获得Huawei Ready 认证)、第五代FC高性能以太网、聚合网络HBA与Mezz卡等多方面的合作:"在Grantley平台上我们有几项产品与华为实现了合作,并且有更多新的技术会进入华为的视野。"
谈起与华为的合作,Mike Heumann认为,在中国市场华为有强大的实力,在国际市场华为也有所作为,这是Emulex公司非常看重的一点,同时,华为具有极强的技术能力,"能够快速的在技术上实现迭代"而且两家公司也能够很快的在技术上进行配合。
"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说,华为也是很具有前瞻性,从最开始的电信行业转向更大的覆盖面,服务器产品开始越来越丰富,这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转型。对于许多别的厂商来说,从电信转向其它行业,面向其它行业服务器,转型的路上有很多的荆棘,但是华为还是实现了成功的转身。"
Mike Heumann所说的技术实力和"眼界"体现在哪儿?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单彤在当天采访时对一些媒体关心的技术话题做出的回答:
比如,当谈到FCoE时,单彤认为,"FCoE的标准混乱,厂商之间的壁垒造成用户连接的便利性下降,这造成FCoE没有发展,而且,存储方面对FCoE的支持比较滞后。"
比如:"RDMA确实是有很多集群化的应用,客户需要RDMA把集群变大,而且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需要RDMA通过万兆网络实现存储及集群之间的整合的控制,到那时候RDMA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又比如,单彤表示,华为通过Emulex的芯片,自主设计了双口万兆、双口8Gb FC卡,通过修改软件,又能够实现不同数量的万兆或16Gb FC卡接口:"华为可以用一种硬件技术,基于软件开发,设计不同的网卡。"
当然,还有华为在2014年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发布SDI战略:一块全高全长的PCIe卡,具有板载处理器、SoC、内存以及Flash存储,服务器可以不需要处理器启动,所有的资源--计算、存储或是网络--都可以被调度,华为通过芯片级的设计,将所有处于服务器内部的"Controller"连接在了一起。
"服务器处理器是否启动,是否安装了操作系统,都不需要管,主要给主板加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