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ISE与HyperISE存储机柜制造商X-IO已经利用思科与VMware相关工具打造出一套面向VDI实例的参考架构。
这款用于VDI的X-Pod模板采用思科的UCS服务器及网络硬件、VMware的Horizon View再加上X-IO自家打造的闪存/磁盘ISE 740阵列。这套认证设计方案理论上能够支持最高1500位桌面系统用户以及高达97%的并发使用比例。此外,该公司还利用Login VSI基准测试对其性能表现水平加以评估。
这套立足于X-Pod资源池的设计方案延续自今年七月X-IO公司所发布的VDI应急响应计划。其设计思路在于将X-IO存储设备接入发生故障的VDI实施体系,从而为后者提供运行所必需的存储性能。
X-IO方面还打造出另一套思杰VDI参考架构。
X-Pod与VCE所打造的整合型系统方案可谓一脉相承——其Vblock产品采用思科UCS服务器与网络硬件、EMC存储设备外加VMware软件。NetApp与思科还联手为渠道销售合作伙伴推出过FlexPod参考架构,希望借此打破独立组件销售的现状、将整套系统作为构建及推广的综合性对象。
戴尔、惠普以及IBM也都拥有与此大致相同的融合型系统以及/或者架构设想。
FlexPod数据中心也拥有经过认证的VDI设计方案,而且被广泛视为X-Pod在VDI业务领域的比照对象。在我们看来,这也正是X-IO公司同样选择Pod作为产品名称组成部分的原因所在。
X-IO方面的销售渠道应该会对这一设想表示欢迎,也将成为他们与客户进行交流的又一个绝佳话题。思科公司能够借此售出更多UCS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并很可能借此将业务绩效推上新的高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