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 闪迪公司今天宣布,其备受赞誉的 ULLtraDIMM 固态硬盘 (SSD) 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选择应用于其 RH8100 V3 服务器中。在使用 RH8100 V3 服务器的各种企业工作负载和最终用户场景下,华为经过广泛测试,最终选择了 ULLtraDIMM SSD。测试表明,ULLtraDIMM SSD 实现了业界最低的低于 5 微秒的写入延迟,并提供了超越任何其他 SSD 解决方案的带宽。仅靠为存储器总线添加闪存存储,华为就能够解决客户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心应用性能需求,而无需进行大笔额外基础设施投资。
“闪迪ULLtraDIMM SSD 旨在扩大超低延迟闪存存储在整个数据中心内的覆盖范围,这样不论带宽或容量的密集程度多高,都能够根据任何企业应用的需求来灵活缩放,”闪迪企业存储解决方案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 John Scaramuzzo 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华为合作提供这一创新的超低延迟存储解决方案来帮助其客户提升云计算、虚拟化、OLTP, HPC 和其他应用的性能,亦能感受数据中心进入闪存时代后的优势。”
华为致力于提供完整的 SSD 解决方案,将闪迪ULLtraDIMM、PCIe 加速卡、SAS 和 SATA SSD 的功能与华为自主开发的缓存软件相结合,从而以最低的延迟来提升应用性能,同时还提供可扩展性,以便处理带宽密集型数据库和虚拟化应用。配备 ULLtraDIMM SSD 后,华为 RH8100 V3 服务器能够凭借采用 RAID0 阵列的 4 块 400G 硬盘实现超过 100% 的随机写入 IOPS 提升,这超过了每个服务器 IOPS 数的四倍。华为还希望将 ULLtraDIMM SSD 作为华为缓存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用于关键数据库和虚拟化部署。
“我们渴望将 ULLtraDIMM 用在新推出的 RH8100 服务器中,帮助客户利用节能与散热方面的创新技术以及更高的计算和存储密度,最大化性能功耗比和性能空间比”华为IT产品线服务器领域总裁邱隆表示。“采用 ULLtraDIMM 后,我们就能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为数据库和虚拟化应用实现可扩展的超低延迟性能。”
企业数据量早已突破了传统存储的阻碍,根据 IDC 统计,到 2020 年,全球数据量预计将达到 44 ZB。在这些业务功能不断增长的同时,最终用户对即时获取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首席信息官 (CIO) 如何在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TCO) 的同时,利用存储对这些需求进行管理,就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
“能够使应用加速并降低延迟,这对华为的企业战略具有重大的价值。我们2014 年的市场调查显示,华为服务器被列为中国云计算和移动应用的首选。配置了闪迪ULLtraDIMM SSD的RH8100 V3 服务器,将增强华为在企业市场中的技术组合与价值。”中桥国际调研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 Linsey Yang 表示。
在 DRAM 存储器通道中加入闪存技术能够加快闪存存储技术在企业数据中心的应用,并完善闪迪基于闪存的现有服务器硬件和软件存储解决方案。在存储器总线中使用闪存可确保业务应用中的超低延迟,从而改善应用响应时间。还可以向可用 DIMM 插槽中添加更多的 ULLtraDIMM SSD,在不影响延迟的情况下提高性能和容量。这为服务器系统的设计创造了新的机会,使其能够支持需要极高速存储的应用(例如 VDI、事务处理、虚拟化和云计算)。
ULLtraDIMM SSD 由闪迪与 Diablo Technologies 合作开发,预计将于 2015 年第二季度首次应用于华为 RH8100 V3 服务器中。SanDisk 将于 2014 年 9 月 16 日至 17 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的华为云计算大会 (HCC)上展示 ULLtraDIMM SSD,展位号为5003。有关闪迪ULLtraDIMM SSD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sandisk.cn/enterprise/ulltradimm-ssd/。还可通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fpdciV9B4 观看有关 ULLtraDIMM 技术的视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