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华为云计算大会(HCC 2014)今天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主题依旧围绕着“精简IT,敏捷商道”展开。在上午的主题演讲中,华为IT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介绍了发布刚刚100天的OceanStor最新情况和融合存储战略。
华为在几年5月推出了号称业内唯一真正融合的OceanStor v3系统,把目标瞄准了实现5个融合,即SAN和NAS的融合、高中低端的融合、性能和容量的融合、主存与备份的融合、异构设备的融合,让数据自由流动。
那么在发布100天之后,华为存储的融合理念是如何在各个行业和场景得到实践和证实?范瑞琦表示,OceanStor的核心是SAN和NAS的融合,把两者融合为一套存储资源池,凤凰卫就是利用这样的存储平台实现收录、编辑、制作、媒资管理、转码系统多业务承载,效率提高300%。
“大部分厂商高中低端存储的架构和架构是不同的,华为让数据可以在高中低端存储设备上自由流动,就像灌装在不同尺寸iPhone手机上的iOS。”
范瑞琪表示,企业需要数据保护和数据备份,传统方法是需要购买备份服务器、备份软件和备份介质,OceanStor已经内置了备份软件,这个特点已经让中国农业银行尝到了甜头。
此外,他认为真正融合的存储系统还应该可以接管包括Netapp、EMC、和IBM等第三方存储系统,新加坡BCD公司正是使用OceanStor将6个厂商11个型号系统接管和融合,保护该公司已有的投资。
通过用户案例展示和华大基因等用户上台证言,华为正试图证明融合存储是为企业打造“敏捷性”的理想途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IDEA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了ToG-3智能推理系统,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和双重进化机制,让AI能像人类专家团队一样动态思考和学习。该系统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优异,能用较小模型达到卓越性能,为AI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在教育、医疗、商业决策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合作,运用先进AI模型帮助管理和改进即将发布的Sparc反应堆。DeepMind开发了名为Torax的专用软件来模拟等离子体,结合强化学习等AI技术寻找最佳核聚变控制方式。核聚变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可提供几乎无限的零碳排放能源。谷歌已投资CFS并承诺购买其200兆瓦电力。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提出SPARK框架,创新性地让AI模型在学习推理的同时学会自我评判,通过回收训练数据建立策略与奖励的协同进化机制。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推理、奖励评判和通用能力上分别提升9.7%、12.1%和1.5%,且训练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一半,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