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ivity公司打造出向外扩展整合型服务器存储方案Omnicube,但要发挥它的全部能力、用户需要对自己的IT基础设施进行一番颠覆性的改造。听起来这样的产品实在很难卖得出去,但目前已经有不少客户着手推进,而这家初创企业也为自己提出了年营收额2亿美元的宏伟目标。
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他们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也就是到2013年4月——来编写能够运行在Linux上的代码,并随后推出了自己第一款进入通用阶段的产品。公司创始人DoronKempel在第一年内出资支撑企业运营,随后则依靠风险投资方的资助完成了A、B以及C轮融资,总计筹得1.01亿美元资金。
截至目前其Omnicube产品已经出售了五个季度,公司当下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60家合作伙伴,并成为一家100%纯渠道销售厂商。
作为其竞争对手,Nutanix公司已经在产品发布后的第十一个季度实现了2亿美元的年营收水平。Kempel表示:“我们将在第八个季度实现同样的2亿美元营收目标。”
不过戴尔已经与Nutanix建立起OEM合作关系,Simplivity公司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迅猛增长势头?
Kempel指出,客户对于其解决方案抱以高度赞赏:当数据抵达Omnicube之后将经过重复数据删除与压缩处理,并在接下来始终处于Omnicube体系当中——包括将副本保存在其它Omnicube方案内。只有在彻底摒弃Simplivity产品后才需要对数据进行导出恢复。根据Kempel的说法,目前客户已经能够享受到20:1甚至是30:1的数据量缩减比率。
重复数据删除与压缩功能是由专门的PCIe加速卡实现的,其同时配备FPGA与NVRAM,但存在两种例外:在笔记本设备上运行Omnicube软件或者在Amazon云的虚拟机中使用。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复数据删除与压缩工作将纯由软件完成。
要对Omnicube进行管理,企业只需要为其指派一位VMware管理员。而且无论被部署在哪里,Kempel强调称其都能显著降低管理成本。
下面来看Simplivity公司的客户数据:
Simplivity公司的员工人数在2013年8月为100名,2014年2月为200名,2014年6月为300名,8月也就是现在则为350名。其中包括约140位工程师与120位销售人员,还有一部分员工驻扎在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地区。目前该区域的员工总数为约60名。
要想在产品发售后的八个季度时获得2亿美元年度营收总额,意味着Simplivity方面需要在单季度拿下5000万美元销售数字。Kempel曾经与Moshe Yanai共同开发出重复数据删除方案Diligent,并以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IBM——总之,这是一位善于创造奇迹的牛人,因此我不会对他提出的运营目标妄下结论。
顺带一提,美国职棒大联盟也是Simplivity公司的客户,看起来这位后起之秀已经挥出一记漂亮的本垒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