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我们谈一谈火星舱的无限IO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任意回退,保证了企业对于IT数据的实时把握,保证了CDP的真正价值。
让我们再一次从SNIA(存储网络工业协会)在2008年对CDP的定义开始谈起:
“持续数据保护(CDP)是一种连续采集或者追踪数据改动,并存储这些变化独立于主存储,使恢复点能够来自过去的任意(时间/IO记录)点。CDP系统可以是基于数据块、文件或者应用,并能够为可恢复目标提供优秀的粒度,达到无限变化的恢复点。因此,根据这个定义,所有CDP方案需要体现出这3条必要的属性:
1. 数据变化被连续采集或者追踪
2. 所有数据变化存储在一个独立于主存储的位置
3. 恢复点目标是随意的,并无需在实际恢复之前进行定义”
在上面的描述中,大家应该注意到“来自过去的任意点”和“无限变化的恢复点”。这是指在对每次写I/O操作打上时间戳的同时,支持不限历史长度的回滚。
那么,回滚到每一个I/O有多大意义呢?这就好像数据库的undo日志能回滚每次事务操作那样。经过测试火星舱CDP系统,在SQL Server中循环插入一条简单的记录,真的能够做的回滚到每一次事务。而如果是秒级或者分钟级的“准CDP”,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火星舱CDP可以通过时间定位到需要回滚使用的历史快照/记录点
然而,并不是每种I/O级CDP,都能回滚无限的时间长度。比如有的产品能做到保留15天内数据变化,有的不建议超过30天,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两点因素:
1.性能影响——随着CDP保护时间的延长,对生产存储性能影响会增加?
2. 索引信息庞大——每一次数据变化,都要在索引表里有一条记录,这个记录有没有限制?
从实现原理上看:I/O记录和快照最大的不同在于,如果是ROW(写重定向)快照,在回滚时不需要真正移动数据,只是根据快照表来将索引“还原”到历史状态;或者像WAFL、ZFS这些Copy-on-write文件系统则可以做到更先进,天生就是“从不原地修改数据”的写策略,其元数据管理机制支持几乎无限数量的快照,并且性能影响更小,回滚时只是对一个表的操作。
由于I/O记录级CDP的粒度更细,有人将它称为“录像”技术,那么在回滚时就类似于“倒放”。如果保护时间一长,数据累积的变化量较大时,回滚时间通常也是成正比的。
而火星舱CDP的I/O记录技术与众不同,结合了底层文件系统的高效快照功能(非传统快照技术),使无限I/O记录的回滚也能在“瞬间”完成。并且不会随着保护时间延长,而导致性能的下降。
“长年使用我们也不怕!”——火星高科技术总监黄疆对此充满信心。除此之外,可以看到火星舱还能选择多个任意时间历史快照点,挂载为“影子卷”,在这里火星舱上生成的可回滚的I/O记录和一致性快照作为基础,保证了CDP对于用户的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手指触控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开发出新型触控识别算法,能够理解触控过程中的压力分布、接触面积变化等信息,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高15-28%。该技术采用分层处理架构解决计算效率问题,已在真实设备上验证效果,将为个性化交互、情感感知等未来应用奠定基础,有望显著改善用户的触控体验。
据报道,OpenAI正准备发布一款由即将推出的Sora 2视频模型驱动的独立社交应用。该应用与TikTok高度相似,采用垂直视频信息流和滑动滚动导航。不过,该应用仅支持AI生成的内容,用户无法从手机相册上传照片或视频。Sora 2在应用内生成的视频时长限制为10秒或更短。应用还包含身份验证工具,允许用户使用自己的肖像生成视频,其他用户可以标记并在重新混合视频时使用他们的肖像。
Perfios公司研究团队开发了创新的AI理财顾问训练框架,通过行为心理学驱动的数据生成方法,让8B参数的小模型在个人理财建议方面达到了与32B大模型相当的性能,同时运营成本降低80%。该方法首次将用户心理状态分析作为独立训练阶段,显著提升了AI建议的个性化程度和人性化表达,为普及化AI理财服务提供了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