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23日即将召开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ZDNet至顶网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郭军,他畅谈了对于本届云计算大会的一些看法,尤其是对于大数据的理解,在他看来目前大数据的市场规范化尚未成型。
他讲到,目前从信息通信产业和信息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结合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尤其是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产生是极为迅速的,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产生数据。在这其中占据多数的还是音、视频文件,达80%以上,剩下的还有各种类型的文件。首先就要思考如何从这些众多信息源中去挖掘有意义的东西。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大数据当中有些是有意义的,也有很多是垃圾,还有一些是有害的,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区分开来,如何处理这样的数据呢,它跟以往在传统平台上的处理方式肯定是不同的。此时,要跟云来结合,这样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就会有更好的前景,也会有更高的效率。比如说语音识别,一些很好的背景数据放到云端上去以后可以很明显地提升语音识别的性能,它的识别率。
在中国,大数据这个概念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热起来,但是确实是随着4G这种启用牌照的发放,使得每个用户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是实实在在的到来了,每天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有很多东西看不过来。但是,真正大数据的技术研究,规范性的定义、概念、技术体系,并没有完全形成规范,还没有成型,这也是成立大数据专委会的意义所在。
身处教育领域的郭校长,他也谈到大学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会向大数据云计算这个方向靠拢,更多的与产业结合,共同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代理型 AI 如何推动网络安全变革。CrowdStrike CEO George Kurtz 详细介绍了其在自主威胁响应中的应用及由此带来的新风险,强调了数据驱动策略的重要性。
Ai2 最近发布了名为 Olmo 2 1B 的 10 亿参数小型 AI 模型,在算术推理与事实核查测试中表现优于 Google、Meta 与阿里,尽管存在潜在风险,不建议商业应用。
在人工智能推动海量数据处理需求下,电力短缺问题愈发严重。为突破电网瓶颈,开发商正通过现场发电、天然气和小型模块反应器等措施,确保数据中心高效、可靠地供电。
一项新研究称 LM Arena 平台存在不公正操作,偏向大企业私测的专有模型,而开放模型得不到足够评测,平台运营者对此表示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