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23日即将召开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ZDNet至顶网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郭军,他畅谈了对于本届云计算大会的一些看法,尤其是对于大数据的理解,在他看来目前大数据的市场规范化尚未成型。
他讲到,目前从信息通信产业和信息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结合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尤其是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产生是极为迅速的,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产生数据。在这其中占据多数的还是音、视频文件,达80%以上,剩下的还有各种类型的文件。首先就要思考如何从这些众多信息源中去挖掘有意义的东西。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大数据当中有些是有意义的,也有很多是垃圾,还有一些是有害的,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区分开来,如何处理这样的数据呢,它跟以往在传统平台上的处理方式肯定是不同的。此时,要跟云来结合,这样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就会有更好的前景,也会有更高的效率。比如说语音识别,一些很好的背景数据放到云端上去以后可以很明显地提升语音识别的性能,它的识别率。
在中国,大数据这个概念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热起来,但是确实是随着4G这种启用牌照的发放,使得每个用户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数据,大数据时代是实实在在的到来了,每天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有很多东西看不过来。但是,真正大数据的技术研究,规范性的定义、概念、技术体系,并没有完全形成规范,还没有成型,这也是成立大数据专委会的意义所在。
身处教育领域的郭校长,他也谈到大学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会向大数据云计算这个方向靠拢,更多的与产业结合,共同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Meta Connect大会上,Meta展示了新一代Ray-Ban智能眼镜的硬件实力,配备神经腕带支持手势控制,电池续航翻倍,摄像头性能提升。然而AI演示却频频失败,包括Live AI烹饪指导、WhatsApp通话和实时翻译功能都出现问题。尽管Meta在智能眼镜硬件方面表现出色,但AI软件仍远未达到扎克伯格提出的"超级智能"目标。文章建议Meta考虑开放AI生态,允许用户选择其他AI服务商,这可能帮助Meta在AI硬件市场获得优势。
人民大学团队开发了Search-o1框架,让AI在推理时能像侦探一样边查资料边思考。系统通过检测不确定性词汇自动触发搜索,并用知识精炼模块从海量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无缝融入推理过程。在博士级科学问题测试中,该系统整体准确率达63.6%,在物理和生物领域甚至超越人类专家水平,为AI推理能力带来突破性提升。
英伟达同意以5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股份,双方将合作开发多代数据中心和PC产品。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收购约4%的英特尔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两家公司将通过NVLink接口整合各自架构,实现CPU和GPU间的高速数据传输。英特尔将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处理器,并开发集成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用于消费级PC市场。
Anthropic研究团队开发的REINFORCE++算法通过采用全局优势标准化解决了AI训练中的"过度拟合"问题。该算法摒弃了传统PPO方法中昂贵的价值网络组件,用统一评价标准替代针对单个问题的局部基准,有效避免了"奖励破解"现象。实验显示,REINFORCE++在处理新问题时表现更稳定,特别是在长文本推理和工具集成场景中展现出优异的泛化能力,为开发更实用可靠的AI系统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