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身影成功地从消费级跻身到了企业级,为何?是性能。这是日前在深圳召开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Developer Forum,IDF14)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非易失存储器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Rob Crooke给我们的答案。
IDF上Rob Crooke就当今固态盘(SSD)的市场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英特尔固态盘业务的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他表示虽然SSD对于个人来说还不是必备的IT产品,但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愿意花大价钱买SSD,只为减少以毫秒计的延迟。
对于众多企业来说, SSD比传统硬盘低500倍的延迟和高400倍的性能是难以抵挡的诱惑。Rob举例给予更加直观的感受:零售巨头亚马逊发现,每100毫秒的延迟都可能消耗它1%的销售额,对于2009年的市场情景来说就相当于2.45亿美元的销售额。
作为企业从使用SSD过程中获得高性能体验的客户,搜狐研发中心高级主管彭毅现身说法“用 SSD做服务器启动盘已是搜狐的标配了!”。他讲到搜狐多年前头一次使用英特尔SSD做类似尝试时,就提升了搜索服务器的存储能力,可靠性和性能,并降低业务应用的总体拥有成本达16%,而今他们已把英特尔SSD用到了视频、数据库和CDN等领域。
此外,Rob表示目前英特尔为了满足客户细分市场设计,优化并验证固态盘解决方案,将固态盘市场细分为三大家族:数据中心家族,顾名思义,重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及嵌入式固态盘解决方案;专业级家族,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及集团客户的固态盘解决方案;最后才是消费级家族,自然是为了发烧友和消费者的固态盘使用需求所量身打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