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来源:游侠 2008年6月3日
关键字:
先说一下Race Driver:Grid的物理引擎。个人认为作为一款娱乐性、模拟性兼顾的赛车游戏,本作的物理引擎还是比较出色的,
车辆操控比较接近模拟类赛车游戏,刺激却不失一定程度的真实感。尤其是撞击方面做得很棒,一旦车辆失控就很难调整回来,
经常是从左墙撞到右墙然后再撞回左墙,具真实感。而且本作的撞击不单单是车模的损毁那么简单,撞击会真实反馈在车辆性能上,
比如,当车辆的转向轮受到撞击后,你会很明显得发现车辆无法再直线行驶,会偏向。
撞击后对车辆性能带来的直接影响让你再也不敢毫无忌惮地“横冲直撞”,毕竟我们玩的是赛车而不是在拍摄Hollywood电影。
个人觉得物理操作上面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不过有点遗憾的就是当车辆“出轨”后的控制就有点失真了,
虽然说车辆在沙石和草地上行驶会失去一定的抓地力,但绝对没那么夸张,
我尝试过用很低的速度(差不多30 km/s)驶入赛道旁的草地,但车辆同样的难以控制,
稍微一带油门的话驱动轮基本就在那里打滑,感觉就像在冰面行驶一样,不带油门调整的话转向轮一样会滑,
可能只有挂在倒车档上才能很好的控制车辆,这点的确蛮搞笑的,呵呵。
本作的图像引擎优化得很好,使得很多“低端”显卡配置的朋友也能流畅玩上此游戏,画面效果很出色,
就算在中、低端显卡上还是能开启部分特效而达到20多到30帧的速度,算是很厚道了,其实赛车游戏有20多帧足够流畅了。
就是某些效果略显夸张了点,比如轮胎摩擦地面的烟雾效果就有点过了。
音乐和音效部分都不错,尤其是音效部分,无论是引擎、换挡、刹车、轮胎摩擦以及撞击等等都很细腻到位。
特别要一提的是全程人工智能语音,感觉非常亲切,在赛事中还不时会提醒你弯道、排名、车辆性能状况等等,
当然前提是你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英语听力,不过还是挺简单易懂的。
比较搞笑的是观众的反应,比如你发生了一些碰撞,附近的观众都会“吓”倒然后“喔”一下,
可“喔”得实在是有点太假、太做作了,呵呵。
视角很丰富多样,2种第三人称视角分别不大,视野比较大,可以看自己喜好选择;引擎盖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比较刺激,
也是很多朋友喜欢的视角选择;最后的车内视角做得也比较细致的,包括了部分的抬头显示装置,比较酷,就是视野小了点。
单机游戏赛事也较为多样话,美国、欧洲、日本三地都有三个级别的驾照,每个驾照下面能参加9个赛事,这样算下来就81个赛事了,
还有个人声望、车队声望、赞助商等等很多方面的游戏内容。而一切的一切都从为别的车队打工开始,然后才是自己的破烂小车库,
以及自己的车队,很不错的设定,成就感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
此外,联机游戏方面的设置也是十分的便捷,让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和世界各地的赛车游戏爱好者同场竞技和彼此交流。
下面写一点点个人心得。
刚刚开始玩的朋友建议在显示设置中关掉模糊效果,方便你熟悉操控,
否则非但体验不到速度感,还容易造成没必要的紧张。
单人游戏下,每个赛事开始之前都能设置车辆辅助,车辆辅助选项和声望是直接挂钩的,
比如辅助全关外加使用手动档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声望点数。
所以建议刚刚开始玩的时候可以开循迹系统和电子稳定系统加自动档的辅助来熟悉操作(自动刹车辅助建议关闭),
熟练之后就可以尝试练习无辅助和手动档的操作,可以在提升自身操作技术的同时拿到更多的声望点数。
那个慢镜头回放的工具被我称作“多功能后悔药”,说白了也就是时间控制器,
比如在比赛中途不小心撞毁了车辆而无法继续比赛可以通过“F2倒带”功能回放几秒,
然后在你想要的时间点恢复的话,按一下F12就会用掉一个“后悔药”,而比赛从那个时间点继续。
通常建议多回放一点时间,给自己充分的反应时间用来刹车或者调整行驶路线。
这个工具在比赛最后会折扣成现金,原则上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
初期可以带几个在身上,操作熟练之后基本不会撞车了,也就可以在比赛前设置成关闭不带工具,同样可以加少许声望点数的。
还有一个锁定在车头镜头选项关闭之后也能加少许声望点数,
这对那些喜欢第一人称视角的朋友可以说是福音,其实习惯之后什么视角都一样开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某些赛事是不允许撞车的,多数是那些一对一单挑的赛事,一旦你撞击了对方车辆则会被罚时间,
此类赛事相对比较容易,你领跑的话,如果不失误AI基本没机会超你,
如果AI领跑你超车的话,看到AI刹车了,你就放油从内道超,不过不是从内道把他撞开,
而是凭借车速优势把车头抢他前面,如此一来就算碰撞也是他撞你,
被罚时间的是他而不是你,多数弯道就可以如此,不过还是以安全第一,
超车的时机毕竟有好多,该踩刹车还是一定要踩的,别犹犹豫豫地错过了刹车点,该忍着忍。
说一下操作,我个人键盘和XBox 360无线手柄都在用,都挺好用的。
操作说白了就是熟练功,过弯外-内-外走线的控制、刹车点的时机控制、排挡升降切换控制等等,
多玩一段时间,熟悉操作之后,自然会开得很顺手。
当然不同车辆在性能上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别,加速和极速不提,过弯操作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横向抓地力和刹车这两方面,
比如,横向抓地力好的车辆可以以相对较高的速度过弯,刹车好的车辆刹车时机也可以相对延后少许等等。
操作肯定感觉会有不同,不过多跑几圈也很容易掌握的。
练熟操作之后建议关闭所有辅助系统,这样开车比较有感觉,
而且建议用手动档,其实不用你踩离合器用起来也很简单的,无非就是多A键上档和Z键降档这两个按键操作。
手动档在过弯相比自动档在反应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当然别在引擎高转速时降挡就是了……
另外,在很多弯道刹车的同时可以带着点油门,把引擎保持在相对较高的转速,出弯后就能更快的上档了。
其实操作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我也是刚刚玩没多久,目前在新手驾照级别赛事中,Extreme难度下,辅助全关,基本都能跑第一的,
电脑AI的水平毕竟不是很高,声望点多多,钞票多多,呵呵。
写得乱乱的,大家将就着看吧,呵呵。
补充一点,键盘操作的话因为是没线性的,多用“点”“点”“点”的方式按,方向、回中、调整、油门控制转速都可以,
就是操作比较繁琐点,手指比较累点,不至于用键盘就一定开不好,习惯了键盘一样能开得很顺手的。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