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的AI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的创新,并且要敢于开放行业场景,让AI在行业应用上领先。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
华为正在通过云网端芯架构上的协同创新,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AI算力基础,包括芯端算力上云、面向AI的网络架构升级、云基础设施系统架构创新三个方面。
在芯端算力上云方面,华为创新的方向是将端侧的AI算力需求通过光纤和无线网络释放到云上,通过端云协同获得无缝的AI算力。通过云侧的算力,让端侧既保持了丰富的功能,又极大地降低了功耗和对芯片的依赖。
在网络技术创新方面,华为具备5G-Advanced网络,这是一个面向AI更优的网络,其上下行带宽相较5G都得到了10倍的增长,时延从10毫秒降低到1毫秒,让端侧算力上云、端云算力协同都有了坚实的网络保障。中国丰富的光纤网络,无线5G-A网络,将构筑起中国的AI算力网络,构筑中国在世界的领先优势。
在云基础设施方面,随着AI等多元算力需求的飞速增长,传统以CPU为中心的主从架构挑战越来越大。为此,华为云发布了全新的CloudMatrix架构,以“一切可池化”“一切皆对等”“一切可组合”的创新设计,从算力规模、扩展模式和使用模式上,匹配超大规模算力诉求。同时,基于云的技术,华为云对昇腾集群进行端到端优化,千亿参数模型在云上训练可实现40天无中断,平均故障恢复时间小于10分钟。
中国拥有千行万业的业务场景,也拥有全球最大的软件创新人群。张平安指出,中国的AI发展道路,追求的应该是在行业领域构筑大模型的全球领先地位。如果各行各业都积极拥抱AI,积极的开放行业的业务场景,中国很有机会在2B领域构筑起全球的领先优势。
一直以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坚持聚焦行业,为行业“解难题,做难事”,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升级。在6月底举办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0正式发布,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新升级,在自动驾驶、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具身智能、数字内容生产、高铁、钢铁、气象、医药等领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新应用和落地实践。
以钢铁行业为例,目前盘古大模型已经在宝钢的一条热轧生产线上线,预测钢板精度提高5%,每年有望多生产2万吨钢板,增收9000多万元。基于华为大模型的这个钢铁行业AI应用解决方案也入围了本次大会的“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奖)。
最后,张平安表示:“未来,我们将坚定地和众多客户、伙伴一起,在各行各业开展AI的创新应用实践,持续深入行业解难题、做难事,重塑千行万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苹果即将发布Apple TV 4K和HomePod mini 2两款产品更新。更值得期待的是三款全新产品:配备7英寸方形显示屏的HomePod Touch将搭载全新homeOS系统,支持Safari、音乐等应用及小组件功能,预计售价350美元;此外还有智能安全摄像头和视频门铃两款配件。这标志着苹果从依赖第三方HomeKit配件转向自主研发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战略转变。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