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召开。值此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之际,华为云举办了一场互联网圆桌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芜湖市政府、行业相关专家、互联网企业代表以及华为云技术专家坐而论道,共同探讨互联网行业在AI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及如何利用新的算力基础设施应对互联网行业的新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在市场、技术和政策的多重冲击下,尤其是AI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发生了诸多新变化,包括从野蛮增长到有质量的增长,从以应用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从关注监管到关注政策利好等。华为云泛互联网行业CTO刘赫伟在研讨会上指出,这些变化对互联网企业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低成本、低能耗、高容量、高可靠等。
华为云泛互联网行业CTO刘赫伟
结合互联网新发展下的基础设施新要求,刘赫伟重点分享了华为云的思考和实践。他认为,下一阶段互联网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向 “前店后厂”架构演进,即将一部分对时延敏感、客户体验强相关的业务保留在“前店”(一线数据中心),而将对时延敏感性低的业务中心往“后厂”(二三线城市的数据中心)转移,基于业务特点对业务和基础设施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不仅符合“东数西算”政策,还能更好地满足AI、内容创新等新兴业务对海量算力、存储的诉求,并能有效地控制综合成本的增长。
由于芜湖区位优势突出,光纤网络可直达华东和中部热点城市,网络时延在10ms以内,甚至很多城市在5ms以内,因此不仅能满足时延不敏感类业务的诉求,还能满足对时延要求非常高的AI推理、电商、游戏等业务。因此刘赫伟认为:“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非常符合现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能助力互联网企业灵活组建多地多中心新算力架构。”并结合芜湖数据中心的独特优势,对互联网企业关心的分布式混合弹性、双活高可用、AI训推分离、数据备份、大数据在离线分离、分布式点直播等六种典型场景及架构进行了重点介绍。
此外,为满足AI时代超大规模算力需求,芜湖数据中心首次采用了华为云全新研发的多元算力对等池化架构。针对这一全新架构,华为云技术规划专家进一步指出,芜湖数据中心的算力架构具有对等和池化两大典型特征,能够把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CPU、NPU、内存、IO能力、存储能力等,变成池化的能力,可组合、可动态调整配比。就这两大特征组合在一起,在满足应用性能的诉求之外,还能解决资源的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进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问题。此外,芜湖数据中心还构筑了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等技术优势,液冷数据中心PUE低至1.1,全生命周期高可用设计保障业务连续性。
AI时代下,互联网企业对于升级算力布局与构建AI基础设施,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但这其中仍存在诸多挑战。研讨会最后,与会嘉宾们就“算力布局升级与AI基础设施构建的挑战”展开了一场开放讨论,算力的成本、时延、高可靠高可用、效益、数据同步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是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
如今,随着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的开服,互联网企业在加强算力布局升级和AI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新的选择。而华为云也将通过部署在芜湖、贵安、乌兰察布的三大核心枢纽,提供更先进高效的算力架构和澎湃的算力资源,支撑互联网行业持续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一场以“AIGC创作新范式——双脑智能时代:心智驱动的生产力变革”为主题的分论坛,成为现场最具张力的对话空间。
人民大学团队开发了Search-o1框架,让AI在推理时能像侦探一样边查资料边思考。系统通过检测不确定性词汇自动触发搜索,并用知识精炼模块从海量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无缝融入推理过程。在博士级科学问题测试中,该系统整体准确率达63.6%,在物理和生物领域甚至超越人类专家水平,为AI推理能力带来突破性提升。
Linux Mint团队计划加快发布周期,在未来几个月推出两个新版本。LMDE 7代号"Gigi"基于Debian 13开发,将包含libAdapta库以支持Gtk4应用的主题功能。新版本将停止提供32位版本支持。同时Cinnamon桌面的Wayland支持持续改进,在菜单、状态小程序和键盘输入处理方面表现更佳,有望成为完整支持Wayland的重要桌面环境之一。
Anthropic研究团队开发的REINFORCE++算法通过采用全局优势标准化解决了AI训练中的"过度拟合"问题。该算法摒弃了传统PPO方法中昂贵的价值网络组件,用统一评价标准替代针对单个问题的局部基准,有效避免了"奖励破解"现象。实验显示,REINFORCE++在处理新问题时表现更稳定,特别是在长文本推理和工具集成场景中展现出优异的泛化能力,为开发更实用可靠的AI系统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