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狂潮席卷千行百业,算力需求的倍数增长带来尖锐的能效问题,高昂的电力账单和算力成本横亘在眼前。面对海量的算力需求,在性能、成本、绿色、运维等问题之间,如何寻求平衡之道?
宁畅给出答案!宁畅B8000液冷整机柜服务器实现集高密算力、轻松部署、绿色节能、快速交付、智能运维等众多优势于一体。至此,宁畅迈出“冷静计算”的关键一步,同时也用“至简、至强”的新一代服务器为用户提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算力新选择。
至强算力,液冷整机柜挑战冷板极限
芯片功耗狂飙、机房热能暴涨、运维成本大增,面对算力升级之路上的种种难题,宁畅综合考虑了功耗、电源、主板等数十个因素,最终确定将液冷整机柜作为下一代高密度服务器的技术演进方向。结果表明,B8000节点内液冷覆盖率超过90%,PUE可低至1.09,在业内冷板液冷PUE 1.2的平均水平下,这一性能基本达到了冷板液冷的“极限”。
宁畅CTO赵雷表示,设计产品就像建房,是有限空间内的布局艺术。标准2U4节点服务器功耗约4Kw,现有技术架构下通常采用2+2的冗余电源,但会挤占主板和系统空间。业内友商会将电源前置或外置,而宁畅采用整机柜服务器集中供电的方式,有效化解技术架构和CPU平台演化带来的技术挑战,是差异化和性价比的最优解。
通过优化设计,B8000核心部件温度下降超过15度,设备散热效率提升50%,算力性能提升10%,单柜功率上限可达100kW,比传统风冷整机柜提高了3-4倍。
至简设计,三路全盲插方便部署
运维秉持“冷静计算”理念,宁畅的各项技术创新瞄准客户需求做到了有的放矢。传统液冷管路需要人力现场焊接,焊渣等会残留在管路内,非常“原始”。而整机柜在工厂就由机械完成了这项工作,实现“原始”到“文明”的进化。
B8000以整机柜形态交付,极大地简化了现场的部署和运维工作,尤其是电、液、网三路全盲插设计,部署周期对比传统方式提升30倍。同时,B8000具备高度解耦能力,其液冷节点可拆卸当作单台服务器部署到普通机柜,灵活满足各类客户需求。
为了更好实现盲插,宁畅对各项细节的悉心打磨成就了B8000“至简”的技术美学。例如,针对液冷快插模块,宁畅综合考虑了几十种漏液异常情况,对10多种技术设计方案进行了反复验证,直至完善出最佳方案,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安全、便捷的使用体验。
赵雷表示,“服务器不应当仅停留在‘技术内卷’,看谁的PUE能更低,而是要通过技术的微创新,创造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基于百万级客户的液冷部署经验,宁畅将更加理性洞察用户需求,不断推出面向未来的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更智能均衡高效的“冷静计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