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256GB、512GB和1TB闪存设备允许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程序充分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
为了继续推动通用闪存(1)(UFS)技术的发展,全球存储器解决方案的领导者铠侠株式会社近日宣布,具有更高性能的第二代UFS 4.0嵌入式闪存设备已开始送样(2)。以小封装尺寸提供快速的嵌入式存储传输速度,适用于各种下一代移动应用。铠侠 UFS 产品性能的改进使这些应用程序能够利用 5G 的连接优势,从而加快下载速度、减少延迟时间并改善用户体验。
铠侠UFS 4.0产品将BiCS FLASH™ 3D 闪存和控制器集成在 JEDEC 标准封装中,并结合了 MIPI M-PHY 5.0 和 UniPro 2.0,支持每通道高达 23.2Gbps或每设备 46.4 Gbps 的理论接口速度,并向下兼容 UFS 3.1。
· 与上一代相比的性能改进(3):顺序写入速度提搞升18%、随机写入提高30%,以及随机读取性能提升13%。
· 支持高速链路启动序列 (HS-LSS) 特性: 在传统 UFS中,设备和主机之间的链路启动(M-PHY 和 UniPro 初始化序列)以低速 PWM-G1(3~9Mbps (4))执行,但是使用 HS-LSS,可以以更快的 HS-G1 Rate A(1248Mbps)执行。与传统方法相比,预计这将使链路启动时间缩短约 70%。
· 增强安全性:通过利用高级 RPMB(重放保护内存块)可以更快地读写访问安全数据,例如 RPMB 区域上的用户凭证。 RPMB 清除(RPMB Purge)以确保可以安全快速地清理丢弃的不需要的RPMB数据。
· 支持Ext-IID:旨在与 UFS 4.0 主机端的多循环队列 (MCQ) 一起使用,以提高随机性能。
注:
1. UFS(通用闪存存储)是根据JEDEC UFS标准规范研发的一种嵌入式存储产品的产品种类。由于其采用串行接口,UFS可支持全双工模式,这使得主机处理器和UFS器件之间可同时进行读写。
2. 公司最新的产品可提供三种不同容量:256GB、512GB和1TB。256GB和512GB的产品已于本月开始送样,1TB的产品计划将在10月以后开始送样。样品的规格可能与商业产品有所不同。
3. 对比铠侠全新的512GB UFS4.0嵌入式闪存设备和铠侠上一代512GB UFS 4.0嵌入式闪存设备(零件编号 THGJFJT2T85BAT0)。
4. PWM-G1的通信速度取决于主机和设备。
· 当提及铠侠产品时:产品密度是根据产品内的内存芯片密度来确定的,而不是最终用户可用于数据存储的内存容量。消费者可使用的容量会因开销数据区域(overhead data areas)、格式化、坏块和其他限制而变少,而且也可能因主机设备和应用程序而变化。如需了解详情,请参考适用的产品规格。根据定义,1KB = 2^10字节 = 1,024字节;1Gb = 2^30比特 = 1,073,741,824比特;1GB = 2^30字节 = 1,073,741,824字节;1Tb = 2^40比特 = 1,099,511,627,776比特。
· 读写速度是铠侠株式会社在特定测试环境中获得的最佳值,铠侠株式会社不保证单个器件的读写速度。读写速度可能取决于所使用的设备和所读取或写入的文件大小。
· 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是第三方公司的商标。
公司简介
铠侠是全球存储器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闪存及固态硬盘(SSD)。东芝公司于1987年发明了NAND闪存, 2017年4月,铠侠前身东芝存储器集团从东芝公司剥离。铠侠致力于通过产品、服务和系统,为客户提供选择,为社会创造基于存储器的价值,通过“存储器”提升世界。铠侠创新的3D闪存技术BiCS FLASH™,正在塑造诸多高密度应用的未来存储方式,其中包括高级智能手机、PC、SSD、汽车和数据中心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通过改进模型工作方式来释放新功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SVDquant"的4位量化系统,可以使扩散模型运行速度提高3倍,同时提升图像质量和兼容性。这种技术通过压缩参数和激活值来大幅降低内存和处理需求,为资源受限的系统带来新的可能性。
Meta公司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SEAMLESSM4T,能够实现36种语言之间的近即时语音翻译。该模型采用创新方法,利用互联网音频片段避免了繁琐的数据标注。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简化多语言交流,但仍需解决噪音环境、口音等挑战,并关注技术可能带来的偏见问题。
生物制药行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大型企业投入巨资,小型公司谨慎布局。行业面临人才、数据和工作流程等挑战,但预计到2025年将在AI就绪度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AI有望加速药物研发,提高效率,最终造福患者,重塑医疗保健的未来。
随着 AI 需求激增,数据中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能源消耗激增威胁可持续发展目标,新项目遭遇公众反对。电力供应和分配方式亟需改革,行业或将迎来动荡的 202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