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多款潮酷新品。包括全新旗舰华为P60系列、新一代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3、Freebuds 5无线耳机、新款手表华为WATCH Ultimate等。早在两周前,发布会举办的消息一发出,网络上已经针对新品进行着热烈讨论。除了各个产品的工艺、外观、性能等指标之外,我作为华为P系列手机的使用者,还是想谈一谈产品的内核——软件层面的交互体验。
基于鸿蒙系统的手机、平板、耳机以及手表等各个应用交互非常流畅。操作简单就会用起来很轻松。
搜索直达云空间,交互体验再升级
比如华为智慧搜索,搜索可以说是鸿蒙生态的重要入口。之前我觉得在打开搜索这个操作上华为已经做到极致了,因为完全不需要一个点击就打开了搜索入口,只需在手机桌面下拉,即可进入智慧搜索查阅本机及全网内容,如本机APP、短信、备忘录、文件、手机设置项等常用功能;网页内容搜索:资讯、百科、视频、音乐、购物、出行等以及快服务检索,即搜即得,高效直达。

现在新版智慧搜索还联合华为云空间,增加了云空间文件搜索能力,能够实现更广阔的搜索范围,支持云端文件全量、精准、实时搜索。用户主动上传保存至云盘的文件,包括图片、音视频、压缩包、各类文件等,也只需在手机桌面下拉,进入智慧搜索,通过标题、类型、格式等索引进行搜索。
 
 
无惧存储空间焦虑 数据上云更便捷
相信每个人都遇到手机里面文件过期的情况。如果这个文件特别重要,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在华为云空间里,用户可以打开“文件自动上传”的功能,一次开启便能实现文件永久保存。除此之外,华为云空间还解决了大家对于手机存储空间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就好像手机电量焦虑一样,永远觉得空间不够用。
按照数据的性质可以把数据划分为连接、存储和处理三个维度,像此次发布的手机、手表、折叠屏等新品,以及平板。甚至汽车、房屋都是作为终端不断的在产生数据,所以对数据存储需求成为消费者的核心痛点。
单个设备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无法存储海量数据,华为云空间相当于数字时代的平行时空,让用户放心存储数据。支持系统数据、个人数据、第三方应用数据的备份,不惧换机焦虑;适用于手机、平板及PC等多设备的数据管理,让备份变得轻松又安全,数据上云一步到位。
这其中也有很多的创新技术,比如为解决备份速度慢,时间长的痛点,华为云空间通过 “元数据拷贝”技术,把整个识别流程精简化,大大减少了数据识别时长。同时采用增量备份技术,用户每次仅上传新增的数据量即可,大文件备份如微信聊天记录等,仅上传新增的数据即可,极大帮助用户减少备份时长和备份空间,用户使用同一华为帐号登录,重要数据即可在手机、平板及PC等设备间无感同步更新。
安全方面更不用说,用户通过云空间上传的任何数据都会经过四重加密,保证数据不被他人获取。
可以看到,在保证华为设备的极致工艺、美观、稳定之外,围绕华为终端云服务,交互体验成也越来越重要,此次展示的众多功能,核心都是围绕用户关切的内容和存储空间。新的智能搜索,不仅让搜索直达云上,实现更全面、更方便的信息搜索,同时通过一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流动、数据备份,让用户真正告别“手机存储焦虑”,轻松放心使用手机。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虽然ChatGPT等AI工具正在快速改变世界,但它们并非无所不知的神谕。ChatGPT擅长"令人信服的错误",经常提供有偏见、过时或完全错误的答案。在健康诊断、心理健康、紧急安全决策、个人财务规划、机密数据处理、违法行为、学术作弊、实时信息监控、赌博预测、法律文件起草和艺术创作等11个关键领域,用户应避免完全依赖ChatGPT,而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了名为DiffTester的AI代码生成加速框架,专门解决程序测试代码生成效率低的问题。该框架通过识别测试代码中的重复结构模式,让AI模型能够批量生成相似代码片段,而非逐词生成。实验显示该方法可将生成速度提升一倍以上,同时保持代码质量,在Python、Java、C++三种语言上均表现出色,为软件开发中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微软重启三里岛核反应堆的协议确认了AI革命与能源现实主义的融合。亚马逊和谷歌也达成类似协议,共同押注核能为AI未来提供最可行的动力路径。到2030年代,数据中心用电量可能媲美大国水平。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到2050年将增长六倍。核电厂90%的容量因子使其独特适合数据中心需求。世界核协会估计,当前全球398GW核能产能必须在2050年前至少增长两倍。
英国巴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Policy Reasoning Traces方法,通过让AI学习专家的推理过程来提升政策合规判断能力。该方法在HIPAA、GDPR等重要政策测试中表现卓越,准确率超过81%,创造新纪录。PRT不仅能跨领域迁移,还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为企业建立智能合规体系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