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光(Micron Technology)和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都有意收购日本闪存制造商Kioxia。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光和西数都在探索交易的可能性,这让Kioxia的估值达到300亿美元左右。据称,两家公司正在竞购Kioxia,而不是以联合交易的形式进行谈判。
知情人士称,目前还不确保会达成可能的出售协议,尚不清楚其结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如果交易成形,那么预计会在春季结束的时候完成。
Kioxia是一家热门的收购目标,因为眼下智能手机和其他等用于远程办公的设备销售大涨,市场对Kioxia制造的闪存芯片需求很高。Kioxia是2018年从东芝内存公司(Toshiba Memory)脱离出来的,当时后者被母公司东芝(Toshiba)卖给了贝恩公司(Bain&Co.)领导的财团,该财团成员还包括海力士、苹果、戴尔、希捷和金士顿等,当时东芝保留了该公司40%的股份。
《华尔街日报》称,Kioxia在日本被视为“皇冠上的珠宝”,因此围绕存储芯片等关键技术的政治敏感性,意味着任何潜在交易都需要日本和美国政府的批准。不过,美国可能很欢迎这种交易,因为当前在全球此类产品短缺的情况下,美国正在寻求各种方法提高其芯片产能。
Kioxia最初是计划通过IPO上市的,但是在去年9月取消了这一计划。据称,当时Kioxia是因为疫情引起市场动荡而推迟了IPO。然而,《华尔街日报》表示,如果未能与美光西数达成协议,Kioxia仍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IPO。
《华尔街日报》称,自从推迟上市以来,Kioxia的估值实际上已经上涨了不少,而当时的估值仅为160亿美元。
美光和西数的股价自去年以来也一直在上涨,去年美光的市值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000亿美元,西数的市值约为200亿美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以色列量子初创公司Qedma完成2600万美元A轮融资,IBM参与投资。该公司专注于量子纠错软件开发,其核心产品QESEM可分析噪声模式并抑制错误,使量子电路在现有硬件上的准确运行规模扩大1000倍。IBM等硬件制造商通过与Qedma等软件公司合作,为银行量化分析师和化学家等终端用户提供更易用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研究团队提出MoR(Mixture of Reasoning)方法,通过将多种推理策略嵌入AI模型参数中,让AI能自主选择最适合的思考方式,无需人工设计专门提示词。该方法包含思维生成和数据集构建两阶段,实验显示MoR150模型性能显著提升,比基线模型提高2.2%-13.5%,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印尼科技巨头GoTo正在实施"务实且问题驱动"的AI战略,基于其完成的"最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云迁移之一"。该公司在九个月内将一半基础设施迁移至阿里云,涉及数万PB数据和9000项服务,实现零停机时间。目前GoTo使用阿里云MaxCompute大数据平台和PolarDB数据库,为其交通、电商和金融服务提供支持,并开发了自有大语言模型Sahabat AI。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FreNBRDF技术,通过引入频率修正机制显著提升了计算机材质建模的精度。该技术采用球面谐波分析提取材质频率信息,结合自动编码器架构实现高质量材质重建与编辑。实验表明,FreNBRDF在多项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特别在频率一致性方面改善近30倍,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电商预览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