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像能力的不断提升,让记录美好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专业设备,拿起手机,每个人都能轻松捕捉美好瞬间,拍出具有电影感的“大片”。7月16日,华为Pura70系列与中国导演、电影摄影师、摄影指导、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赵小丁合作拍摄的手机电影《化境》正式上线,影片将生活中的各种困境拟化成雾,通过功夫现代舞的方式与云雾博弈,巧妙将功夫与舞蹈相融合,演绎了在人生面临迷局时,从「入境」到「化境」的历程。

华为Pura70 Ultra强大的影像实力,成为影片中各类大片级画面的强大后盾。而谈到创作背后的故事,导演赵小丁认为,在当下的全民影像创作时代,云端存储方式也不可或缺,可以更便捷、安全地保存珍贵的影像素材。对于华为用户来说,华为云空间更是影像创作的好帮手,安全稳定的云端存储和便捷高效的跨端同步,让创作过程变得更加简单。
图库自动同步云端,海量素材安全存储
无论是拍摄手机电影,还是记录日常生活,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是难以复刻的瞬间。导演赵小丁在《化境》的幕后花絮中表示:“照片和视频上传云端,能够避免我们很多珍贵影像素材的丢失。”
赵小丁导演从华为P30开始使用华为手机,一直到如今的华为Pura70 Ultra,期间使用手机拍摄的作品全都存储在华为云空间,既便携又安全。每次更换新手机后,赵小丁导演都会第一时间在设置中登录华为账号,进入云空间中确保开启图库数据同步选项,从而使图库内容能够实时同步到最新设备,让照片、视频随时随地在手边。而在安全性方面,华为云空间则通过端侧加密、传输加密,以及云端存储加密等层层加密技术,实现了严密的隐私保护,确保你的数据唯你可见。大家只管放手去拍,不必担心素材丢失,安全存储交给云空间来搞定。

云端数据跨端同步,协同创作更加高效
一部优秀影像作品的呈现,依靠的是拍摄、后期剪辑等多个环节的紧密协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多个设备,因此,高效的素材传输就成为了重要的一环。在创作《化境》时,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等部门之间通力协作,所有素材在上传到华为云空间后,都能自动同步到登录同一华为账号的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现如今,人人都是创作者,用户通过手机完成批量素材拍摄后,可以直接在平板上浏览,还可以打开电脑进行后期剪辑,全程无需手动传输,素材在多个设备上秒同步,随用随取更高效。

如今,手机的影像能力不断接近于专业设备,在这个全民影像时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者,拿起手机就能用影像记录生活中的“瞬间美学”,而这些精彩的瞬间,也可以在云空间永久珍藏。华为云空间,安全保存用户的每个珍贵回忆,用心守护每一次灵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MiroMind AI等机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UniME-V2多模态嵌入学习新方法,通过让大型多模态语言模型充当"智能法官"来评估训练样本质量,解决了传统方法在负样本多样性和语义理解精度方面的问题。该方法引入软标签训练框架和困难负样本挖掘技术,在MMEB基准测试中取得显著性能提升,特别在组合式检索任务上表现出色,为多模态AI应用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改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亚马逊云服务宣布投资500亿美元,专门为美国政府构建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该项目将新增1.3千兆瓦算力,扩大政府机构对AWS AI服务的访问,包括Amazon SageMaker、Amazon Bedrock和Claude聊天机器人等。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AWS CEO表示此举将彻底改变联邦机构利用超级计算的方式,消除技术障碍,助力美国在AI时代保持领先地位。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