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全球科技巨头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展示在AI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战略部署,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发布和合作活动相继展开,预示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谷歌推出了Gemini 1.5 Pro和Gemini 1.5 Flash两款新的大型语言模型,并发布了声称效果超过GPT-3的生成视频模型Veo。微软在Build 2024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50多项与AI相关的更新,包括Team Copilot、Microsoft Fabric、Azure AI和Cobalt芯片等。英伟达发布了“最强AI芯片”Blackwell,并宣布将继续坚持数据中心规模、一年一更新、技术限制和一个架构的发展路线。苹果与OpenAI达成合作,推出了系列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并发布了个人化智能系统“苹果智能”。
AI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独自引领AI发展,但是美国确实走在了AI发展的前列。面对美国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强势竞争,中国AI如何才能走出自己的路?特别是在高端GPU芯片出口限制层层加码、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的AI产业更需要在多个方面加强自主创新。
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计算能力,而中国目前在高端芯片领域仍面临着进口依赖的问题。因此,中国AI企业必须加快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算力自给自足。
AI应用的推广需要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持续投入和优化,提升整体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大模型研发方面,AI技术的核心在于算法和模型的创新。中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这为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中国AI企业应加大对大模型的研发投入,探索更多元的应用领域,提升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商业价值。
在全球科技巨头纷纷亮出AI“大招”死磕的时候,华为也将于6月21日至23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4)上展现其在AI行业应用上的广泛探索。届时,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0将重磅亮相,并呈现在行业落地方面的最新成果。
自2023年7月7日发布盘古大模型3.0以来,华为在AI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一模型在矿山、药物分子、气象、铁路、政务、金融、制造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应用成果,为业界贡献了先进的算法和解决方案。
如今,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即将迎来一次重大升级。在HDC 2024上,我们将见证盘古大模型5.0的首秀。这一全新版本的大模型有望在多模态能力、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并为更多行业带来突破性的应用。这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华为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全球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