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软正式发布"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并携手多家客户亮相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举办的《县域数字医共体建设社会评价报告》研讨会。这是东软在多年医共体建设实践基础上,整合东软在大健康产业生态中的优势,面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面建设推出的全新解决方案。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三医联动"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当前县域医共体在医保控费、基层家医服务、学科建设、精益化管理、数智支撑等面临诸多挑战,尚未达到国家"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建设目标。因此,以 IT 技术为支撑,以数据驱动县域医共体的卓越运营和高质量发展,是县域医共体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东软集团副总裁兼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姚勇解读了东软创新型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 ,东软以卓越运营和数据驱动为核心,推出"8+1"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即"保险保障赋能、基层家医赋能、运营管理赋能、学科建设赋能、医药流通赋能、数据要素赋能、数字平台赋能、智能设备赋能"八大赋能板块和一个数字化基础设施。
该解决方案以数据为驱动,通过整合县域内外数据资源,为县域医共体提供基于全面数据分析的精确诊断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县域医共体提供管理式医疗责任险与居民补充医疗保险,有效提升县域医共体医保资金风险保障能力,引导居民在县域内就医;为县域医共体提供包含家医激励、学科发展、运营优化等于一体的规划方案,并通过联合内外部生态力量,共同促成规划落地,为县域医共体进行全面赋能。东软通过为县域医共体提供顶层设计、软件产品到运营服务、智能硬件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医共体运营可持续、医护人员有激励、医疗水平有提高、居民健康有收获的共同目标,最终激发县域医共体新活力。
辽宁省法库县是东软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首个成功应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院长李展表示,目前法库县已经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和运行格局,基本形成"一体发展、医防融合、信息支撑、资源共享、多方参与"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法库模式",让群众就医可及性、便利性、连续性得到有效保障。"法库模式"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新典范。
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徐洪利表示,自2017年开始,东软参与了山西、河南、云南、贵州、辽宁、安徽、湖北等14个省的医共体建设。此次,东软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是东软全面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的落地实践之一,充分融合了东软打造 AI 赋能、数据价值化、服务化的解决方案理念。东软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整合了包含东软集团、东软医疗、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望海康信、东软熙康、融盛保险、东软汉枫在内的东软大健康产业联盟成员的能力与优势,践行东软在医疗健康领域覆盖医疗保障、智慧医疗卫生、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制造、云医院、健康与医疗教育六位一体的大健康战略。
未来,东软将持续用数字技术赋能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平台为支撑,以数据赋能为驱动,以卓越运营为导向,推动医疗资源优化整合下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县乡居民获得更便捷、可靠的诊疗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