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 孙丹
2024年,数据将继续保持指数级增长,而数据存储行业也相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见证更多存储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甚至重塑IT基础架构。
2024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变得普及,数据存储将成为人工智能成功的关键。
• 深度依赖数据的人工智能将推动数据中心和领先企业采用更高密度的硬盘存储,通过保存原始数据集和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产生的洞察,获取更具有未来前瞻性的数据价值。据IDC预测,2027年将产生291ZB数据——用户可获得海量数据,数据增长的速度将加剧上述趋势。
• Gartner预测,到2026年,超过80%的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PI和模型和/或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而2023年初这一比例还不到5%。Gartner的一项调查还显示,55%的组织正在试用或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rtner预计,在未来两年内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数据将占全部数据量的10%,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
• 企业将保存更多的运营数据用来训练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不断进化;更多的企业将利用外部和内部数据训练模型,以从其信息中获益。
• 2024年,超大规模科技巨头预计将加速对云存储空间的投资,以支持人工智能项目的发展。而由于企业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寻求竞争优势,人工智能也将推动企业IT支出和数据存储需求的增加。
2024年,数据中心的更新扩容将受益于硬盘面密度的大幅提升。
• 云数据中心近90%的数据存储在硬盘上。随着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入自然更新周期,它们可能用更大容量的硬盘替换小容量硬盘。
• 目前,基于传统PMR技术的硬盘容量平均为16TB。而新的HAMR技术将促使数据中心管理人员部署30TB的面密度更高的硬盘,从而可以在单个硬盘上存储更多数据,大幅降低能耗、减少占用空间,并大幅优化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 HAMR技术还将帮助数据中心运营商通过采用更耐用、更节能的存储设备进一步减少碳足迹,在处理全球5360万吨电子垃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4年,闪存和硬盘将继续在数据中心同时存在。
• 数据的指数级增长将驱动对海量硬盘的需求,与闪存存储共同支持当下和未来的工作负载。
• IDC、TRENDFOCUS和Forward Insights的最新分析表明,对于大多数以容量为先的存储任务来说,硬盘仍将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 全球绝大多数数据存储在云端,这里的存储容量需求预计只会增加,而硬盘将成为这EB级增长的主要受益者。硬盘海量存储每字节成本不到全闪存解决方案的1/5。对于数据中心架构来说,这个成本差异在明年,甚至未来十年都会一直存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