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OCTC)主导,宁畅重点参编的《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用液冷装置技术规范》冷板式液冷三项团标正式发布,包括:《第2部分:连接系统》、《第3部分:冷量分配单元》及《第4部分:监控系统》。至此,该系列标准四个部分已经全部落地,有效填补了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标准的空白,实现液冷标准新突破。
作为国内首批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核心部件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冷板已于今年上半年发布,连同本次发布的3部分实现了液冷从设计、加工、检验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规范化,为行业建设提供高价值参考。
宁畅在液冷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经验,作为电子信息设备集成商,宁畅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贡献超过200条意见讨论,提供近百条液冷技术规范,从系统设计层面对液冷冷板、连接系统、冷量分配单元、监控系统等各个部件设计进行精准的规范约束,最终确保技术标准的准确性与先进性。
国内冷板厂商的工艺设计与产品性能各不相同,标准的缺失为液冷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带来巨大挑战,液冷标准的制定已成为行业的重大课题。宁畅积极投身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已联合国内权威机构与重点单位共同落地多项液冷相关标准,助力数据中心向液冷转型升级。
宁畅现已实现液冷产品研发、测试、生产、交付全链条监控,具备数据中心级全系统液冷解决方案能力。未来,宁畅将继续加强研发与实践,不断提升液冷效率与可靠性、降低成本,促进液冷在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的推广应用,用标准化加速推动液冷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