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超聚变携手openEuler社区在郑州举办openEuler Meetup “郑州用户组之走进超聚变”活动,活动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为主题,汇聚了河南省内各算力领域专家、行业客户、开发者以及开源爱好者,共同探讨算力产业发展新趋势。
会上,超聚变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与openEuler社区及与会30+企业现场共同成立了openEuler郑州用户组,助力河南数字经济发展提速。

超聚变操作系统业务总经理姜振华表示,数字化时代,算力是强大的生产力,数字经济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共建算力发展新环境,共筑算力经济新体系。
郑州市郑东新区大数据管理局曹广源表示:“欧拉操作系统不仅具有高可用、高安全、高稳定等特点,而且继承了openEuler社区自主可控、丰富的产业生态、全堆栈技术优化等优势。针对政务应用设施进行深度优化,为郑东新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可靠、高性能的技术底座。”
郑州中原科技城招商服务局王林表示:“软件产业是郑东新区重点培养和扶持的领域,目前郑东新区已经聚集超聚变等一批领先的科技企业,欢迎各欧拉生态相关企业在郑东新区扎根发展,围绕欧拉社区形成合力。”
openEuler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胡峰与会分享了openEuler社区当前最新进展,介绍openEuler在运维上的特性,以及帮助客户解决用户痛点、实现系统运维能力提升的技术亮点。
超聚变操作系统首席架构师张海亮作《软硬结合,构建多样性算力操作系统》主题演讲,他表示,超聚变充分发挥软硬协同优势,拓宽操作系统能力边界:性能方面,超聚变操作系统进行全栈优化,基础性能和应用性能较业界同类产品领先20%。在可靠性、运维管理、安全防护方面,超聚变操作系统提供监控自愈框架、一体化运维平台、机密计算等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打造极致业务体验,最终实现价值闭环。
超聚变超融合解决方案专家李程作《一云多芯,打造多元算力融合底座》主题演讲,他表示,超聚变推出的FusionOne HCI超融合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定义和分布式的“云”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与安全等组件融合部署于服务器之上,既实现公有云所具备的敏捷、简单,同时拥有传统架构同样的高性能和稳定性。助力企业“快好省”地实现IT基础设施升级和新业务落地。
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经理吉祥作《创新驱动发展,共赢数字化未来》精彩分享,他表示:“海量数据积极完善生态建设,实现了与芯片、操作系统、独立软件开发商的全面兼容适配。我们与超聚变服务器操作系统FusionOS的适配,经严格测试,在主流运算环境下适配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面向未来,超聚变将继续携手openEuler社区,推动郑州用户组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助力openEuler在河南省各行业的应用实践,共同为当地企业提供强大的操作系统支持,共创算力新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人工智能机构与阿里云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Qwen-Sea-Lion-v4,专门针对东南亚语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该模型结合阿里云Qwen3-32B基础模型和大量东南亚地区数据集,在东南亚语言模型评估榜单中位居开源模型首位。模型支持119种语言,能在32GB内存的消费级笔记本上运行,采用字节对编码技术更好处理非拉丁文字,并具备3.2万词元上下文长度,可执行文档级推理和摘要任务。
中科大联合快手等机构推出VR-Thinker技术,首次实现AI视频评判员的"边看边想"能力。该系统通过主动选择关键画面、智能记忆管理和三阶段训练,在视频质量评估准确率上达到75%-82%,特别擅长处理长视频场景,为AI视频生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AI智能体是下一代业务自动化工具,不仅能对话交流,还能执行复杂任务。与ChatGPT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规划并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五个高影响力应用:自动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销售CRM管理、合规自动化、招聘筛选与排程、市场情报报告。这些应用都具有重复性工作流程、依赖结构化数据、遵循可预测规则等特点,能够释放员工宝贵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微软研究院发布BitDistill技术,通过三阶段优化将大型语言模型压缩至1.58位精度,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10倍内存节省和2.65倍速度提升。该技术包括模型结构稳定化、持续预训练适应和知识蒸馏传承三个关键步骤,解决了模型量化中的性能衰减和规模化问题,为AI模型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高效部署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