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2021年Q4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深信服超融合稳居前三。2021年全年,深信服超融合依旧发挥稳定,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
数据来源:IDC PRC Quarterly Software-defined Storage and Hyperconverged System Tracker
超融合走过十余年,掀起过风浪,也经历变革,
深信服超融合走在其中,
市占率已连续6年稳居前三,
2021年增速56.1%。
走得稳,也走得快。
随着用户逐渐回归本质,
IT转型从“重部署”转变为“从实际业务出发”,
深信服超融合这些年下过的苦功,正在发力:
十年技术积累、承载丰富业务场景、支撑关键业务,
看上去是要接着“大干一场”了。
未来,深信服超融合凭什么继续往前冲?
01
打磨技术内容,不松懈
稳定且可靠,强大也安全
越了解,越敬畏。
在深信服超融合近10年的深耕实践中,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做平台级产品、云产品承载的是用户业务和数据,这是用户最核心的东西,稳定和可靠是用户最朴素,却也是最重要的诉求。
带着这样对用户业务和数据的敬畏之心,着眼于用户最本质的需求,我们更加坚定要打磨底层技术,在研发上下硬功夫——升级架构,提升能力。
在稳定性上,提升“三热”能力,即热升级、热补丁和热迁移。尤其是热升级与热迁移,在终端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前者帮助用户完成新版本升级;后者能将虚拟机迁移到其他主机上,保证业务持续提供服务。
得益于CPU节流算法,QEMU热迁移压缩算法优化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深信服超融合的热迁移方案可获得远超业界的平滑的业务连续性体验:对于承载了1000并发用户的Oracle业务虚拟机,深信服超融合承载的Oracle业务在迁移过程中性能仅抖动了6s,其中业务中断时间仅1s,上层业务可获得近乎0中断的平滑迁移体验。
在可靠性层面,信服云在内存隔离恢复机制上不断优化,在近期推出的超融合HCI6.7.0中还对ECC机制进行了增强:信服云在1000台主机环境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不仅能够提前发现内存异常,并且100%自动隔离成功,可以提前处置以规避更大的故障影响,总体上相对原有方式能够减少30%的服务器宕机故障。
在性能层面,深信服超融合用数据说话,轻松实现百万级IOPS:基于NVMe SSD、25G网卡的三节点集群环境进行的性能测试下,4K随机读最佳性能达101.7万IOPS。
而在安全能力上,则将深信服自身20多年来的安全技术能力融入超融合之中,打造“云内建安全”。
同时,超融合还将推出一套全新的架构——「下一代超融合」,以更先进的架构去支撑传统稳态业务及新型敏态业务的双需求。
02
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建设信创环境下的云平台
深信服拥有丰富的信创生态伙伴,与多家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应用厂商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信创改造场景下的的最佳实践方案。同时专注于信创数据库建设,对新建数据库提供便捷的交付方案,对原有数据库提供专业的数据库改造服务,从整体业务咨询到细节改造方案全方位保驾护航。
深信服信创云借鉴大量的云间迁移经验,为信创云提供完善的业务迁移方案,允许将业务从非信创虚拟化、物理机环境迁移至信创云平台。为避免信创改造路径下多架构多平台带来的管理割裂感,信创云平台将信创与非信创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纳管后向外提供服务,在信创改造路径下做到管理视角的平滑过渡,并借助云平台向大云或混合云架构进行演进。
03
能“大”能“小”,承载关键业务
做每个用户云数据中心建设的必需品
深信服超融合,关注大场景下的业务承载及IT建设。
在永钢集团的私有云平台建设项目中,基于深信服深度整合的超融合架构,稳定承载上百个业务系统,大幅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每年节省超过30台硬件服务器的投入成本,节约能源183,960Kwh,减少二氧化碳50吨排放量,助力集团实现了IT层面的“碳减排”。
在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大数据云生态平台建设项目中,采用深信服超融合 + 企业级分布式存储的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打破传统部署规模局限,用30节点的部署为其构筑了稳定的数字化转型基座平台。
在医疗行业,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项目实测中,医院Oracle RAC在超融合上承载稳定、高效运行;针对医院后续集成平台串联系统增多、数据量逐步增加的情况,深信服超融合也能游刃有余地提供稳定的底层支撑。
与此同时,深信服超融合用户还遍及政府、教育、运营商、大企业等各行各业,其中超过60%的用户将核心业务或全部业务迁移到深信服超融合上。
这些实践案例,无一不在证明着深信服超融合稳稳承载起了用户的核心业务,承载起用户的每一份重托。
同时也关注中小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
蜂鸟2.0以深信服aServer-DCS超融合一体机为基础,针对中小规模的企业用户设计了不同的打包套餐,为其提供更多功能、更少投入、更高智能的IT基础设施,在增强核心能力的同时,蜂鸟2.0的性价比得到进一步提升。相比于传统服务器方案,蜂鸟2.0的综合建设成本节省55%,进一步降低广大中小企业上云的门槛,让上云这件事能够“举重若轻”。
以上,
都是深信服超融合的底气,
现在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了,
Are you ready?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