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移动存储的方案主要有U盘、移动硬盘、硬盘盒三种常见的解决方案。U盘因为体积和颗粒限制往往存在速度慢、容量小的问题。如果需要高速且大容量的U盘,价格往往不尽如人意。那么移动硬盘和硬盘盒显然是更好的选择。那么这两者应该选择哪个呢?
硬盘盒优劣势分析
硬盘盒顾名思义,是装载硬盘的载体。硬盘盒价格不等,根据传输接口的不同,材质的不同价格迥异。例如铝合金的雷电硬盘盒价格就比较昂贵,而塑料外壳的3.2Gen1接口的硬盘盒就比较便宜。并且转接方案鱼龙混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选到好用稳定的。但是优点是灵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硬盘去选择对应的硬盘盒,比如如果你使用的致钛PC005这样的NVMe协议的高速硬盘,你就可以选择20Gpbs的硬盘盒或者雷电硬盘盒,这样固态的性能就可以更加完整的释放,相比普通的移动硬盘速度上也更有优势。而如果你使用的是SC001这种SATA协议的大众硬盘,就可以使用USB3.1Gen1接口的硬盘盒,价格实惠。并且硬盘盒外观繁多,你可以选择你中意的外观,更加个性化。

缺点上,转接方案存在数据损失、掉盘等问题,尤其是不少硬盘盒偷工减料,供电羸弱、散热不足,长时间使用也会对硬盘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并且因为采用转接方案,硬盘盒的体积往往要大于移动硬盘。

移动硬盘优劣势分析

移动硬盘并非自行组装的产品,相比硬盘盒方案体积可以控制的更小。并且是厂商严格测试过的,所以稳定性和用料一般情况下都会好于硬盘盒。而且作为一个单独的商品,如果移动硬盘发生损坏,是可以正常保修的。而硬盘盒导致的硬盘损坏则需要消费者自己买单。致钛的木星10就提供了长达三年的保修,并且独特的防滚架结构也可以防止固态跌落导致内部损坏!

当然移动硬盘的缺点也很明显,厂商因为市场环境往往不会推出所有容量的产品,你中意的容量可能厂商这个系列就刚好没有,这就比较尴尬了,不过像致钛推出的木星10移动固态硬盘,有1TB的大容量可供选择,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完全是足够使用了,而一些只提供小容量的移动固态,就会出现明显的容量问题。另外同样速度的产品,移动硬盘往往会稍贵于硬盘加硬盘盒的组合,性价比会稍低一些。
好了,硬盘盒还是移动硬盘你会选了吗?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硬盘盒方案,还是稳定性更高的移动硬盘方案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