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51%的IT预算将来源于数字化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将超过70%。毋庸置疑, “数字化优先” 将成为企业未来实现业务转型、创新与变革的重心。老旧的基础架构必须现代化。只有先进的数据基础架构与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用户所需的弹性与灵活性,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储备充足的能量。
过去十年,Pure Storage用自己创新的技术颠覆了传统存储阵列,实现了存储简化。近些年,Pure Storage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连续8年位居Gartner主存储魔力象限领导者,引领着存储行业的创新发展。
作为存储架构的变革者和领导者,自2015年起的Pure Storage推出Evergreen存储订阅方案,开启了所谓的订阅式更新的维护服务。去年Pure Storage收购的主要为容器提供基于Kubernetes的云存储服务的Portworx,到业界第一个推出以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Pure1。Pure Storage始终以“创新优先”,通过创新的存储技术支持“数字化优先”企业重新调整商业模式,建立以数据导向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的潜能。

近日Pure Storage大中华区技术总监 何与晖 分享了Pure Storage最新的组合方案如何为现代化的应用、运营以及现代化基础设施提供技术创新产品解决方案。
业界第一个存储厂商推出的软件即服务Pure1
Pure1是业界第一个存储厂商以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方式提供的管理品牌,通过人工智能提供的关键洞察力和分析,只需要利用浏览器或者手机APP就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监控企业的自主设备。“Pure1在Pure的产品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开创先例,通过软件即服务的方式让存储设备的管理工具富有搭配人工智能主动报警机制之外,也让所有用户可以通过Pure1管理画面轻松地追踪以及掌握公司内部虚拟系统的性能表现。” 何与晖谈到。
Pure1相关的更新和最新功能主要有三点:
一是主动提供建议,Pure1 Meta协助优化实现设备的不断更新,让企业拥有最新功能助力工作负载。
二是恶意攻击补救,通过即时可用的保护功能,来防护恶意攻击。
三是进阶容器化集成,扩展可观测性至全容器拓扑来提升部署透明度。
为了让企业地端设备实现真正的类云体验,实现真正的存储即代码(Storage-as-Code)目标,Pure Storage推出Pure Fusion。
提供自助、自主式存储即代码的Pure Fusion
Pure Fusion的重点功能和优势包括:
一是无限制扩展能力,通过现代化存储集群搭载新的类云可用区,实现近无限扩展的能力;
二是云自助式服务,可以让用户快速地使用存储区、文件系统或者高级数据服务。用户就无需等待后端的手动操作来设置数据复制相关需求;通过存储即代码来实现无缝自动化,使用开发人员最长使用的工具,比如像是Terraform、Ansible,并且搭配一些API来快速分布和部署他们所需空间;
三是智能化工作负载管理,我们优化了存储池,而且可以根据现有的使用状况去改变,随时指派并且重新平衡工作负载,无需去做任何手动管理;
四是随处云运营模式, Pure Fusion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就像今天我们使用公有云,所有的体验都是相同的,用我们最熟悉的方式获得最需要的存储设备资源。
Pure Fusion的出现会大幅地改变现在所有存储设备管理员的日常运营。
新的 Portworx 数据服务:Portworx Data Services
2021年,容器与Kubernetes将成为推动和扩大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期规划的两大核心。Portworx是Pure针对Kubernetes用户提供出来的平台,让所有的开发人员只需要专注到K8s的平台上,不需要花精神在K8s的底层,也不需要担心容器的高可用性以及所属的数据备份这些问题。
Portworx Data Services希望能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多云存储与数据服务。Portworx Data Services的目标,就是想要让开发人员有云的体验,有类似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按键,系统就会帮他完成所有后续的动作,让开发人员真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他的工作。
比如PDS 提供自动化DbaaS(数据库即服务)管理,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整个数据库在K8s上的部署。“后续一些跟数据相关的设置,像是高可用性、数据保护、数据迁移、数据安全的部分完全交由PDS搞定。这样开发人员不用花更多时间处理不擅长的领域,只需要做好自己擅长的专业就可以了。” 何与晖分享到。
可以看到Pure通过此次推出的创新服务及软件产品,希望打造一个现代化数据体验的新里程碑。
新的 Pure Fusion 通过自助式服务的方式让用户可以快速地使用存储区,并将过去复杂的任务自动化, 例如:工作负载放置、工作负载迁移与全区域设备再平衡,同时有新的 API 架构,让存储团队与最终用户都能按需采用存储即代码模式来运作。
而新的 Portworx 数据服务从业界最广的选项目录中一键部署 Kubernetes 生产等级、托管数据服务,获取自动化高可用性、备份与灾难恢复、加密、迁移等功能。 这些都是基于 Pure1 整合管理入口的先进自动化与创新功能。
客户能在云取得实时数据 SLA,监控受 SafeMode 保护的应用,并通过可视化端到端查看 Portworx容器基础设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