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Hitachi Vantara 2019中国论坛上,Hitachi Vantara在活动现场为参会者们展示了在NEXT 2019大会上最新推出的全球最快的Hitachi虚拟存储平台(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VSP 5000。该产品能够提供每秒2100万IOPS,低至70微秒的时延以及高达8个9可用性。8个9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平均每年停机时间仅为0.3秒。保证了核心业务的业务连续性。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根据IDC数据分享了最新的存储发展趋势。为用户和企业发展和利用存储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数据存储趋势一:市场维持高速增长。2018年,基于各个存储厂商的销售额来看,中国存储市场规模达到了34.2亿美元。其中传统企业级存储19.7亿美元,占比60.9%,软件定义存储市场规模为7.2亿美元,占比22.1%。超融合存储占比17.0%。
IDC预测中国存储市场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10.3,其中软件定义和超融合存储增长率在20%以上。金融、电信、大型制造等对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企业仍然偏好传统企业存储。
数据存储趋势二:全闪存与NVMe。2019年,目前主流存储设备厂商都已经进入市场,2019年全球NAFA超过20亿美元,到2021年全球NAFA将驱动50%的外部存储市场。其中2018年中国存储市场规模来看全闪存占比是14.1%。但是增长率很高。IDC预测2020年相比2019年增长率为44.2%,2021-2023年的复合复合增长也超过20%。
目前在全闪存上的创新领先厂商包括Hitachi Vantara、华为、和戴尔易安信。Hitachi VSP 5000能够提供每秒2100万IOPS,低至70微秒的时延以及高达8个9可用性。华为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是首款内置AI芯片的全闪存,提供2000万IOPS性能和0.1ms的稳定时延。
数据存储趋势三:多云环境的适应。多云管理成为存储上云考虑的问题。到2024年,70%的中国500强组织将实现跨公有和私有云的多云管理策略。
数据存储趋势四:人工智能融合。IDC2019年预测,到2023年,40%的企业的数据中心IT设施将利用嵌入式AI功能,拥有自主运转和控制的能力,到2021年,人工智能或自动化的分析驱动将取得50%的运维业务,节省20%以上的运营成本。人工智能将驱动设备的配置和修复的自动化,消除人为错误的手动过程并提高生产率。同时AI还能够通过提供IT综合效率、减少停机等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
数据存储趋势五:安全与隐私匹配。IDC预测,到2022年,50%的IT基础架构平台将对静态和运行中的所有数据应用加密,这种加密需要是量子安全等新技术。到2020年,全球超过50%的跨国公司将实现云、IT基础架构和数据治理设置的安全和自动化,符合GDPR等法规需求。
数据存储的安全和隐私核心是数字主权的问题。华为任正非认为,“数字主权和过去物理主权同样重要,过去物理主权牵涉到地缘政治,信息化没有地缘,信息在全球流动,还是要有数字主权。每个国家都要建立自己数字主权的概念”华为坚决支持数字主权战略和诉求,为全球基础设施做出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最新发布了一系列ChatGPT工作效率提升提示模板包,涵盖撰写专业邮件、会议议程制定、根本原因分析等商务场景。这些现成模板旨在帮助更多用户认识到生成式AI在工作中的实用价值。提示工程师应关注这些模板,既可直接使用也可用于提升技能。使用时需注意隐私安全,选择合适的AI平台,并采用交互式对话方式获得更好效果。用户还应要求AI解释推理过程,仔细检查输出内容避免错误和幻觉问题。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NRG能源公司通过收购智能家居公司Vivint、建立虚拟电厂网络,将传统电力服务转变为智能化体验。公司采用产品运营模式,整合业务与技术团队,利用AI技术优化客户服务和需求预测。面对德州等地因AI数据中心激增的电力需求挑战,NRG通过虚拟电厂和传统发电厂双重投资策略应对。这一转型展示了传统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从商品化服务转向客户价值体验。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