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市场是当下IT行业最热闹的细分领域之一。根据Gartner今年上半年的报告,2019年全球超融合保持40%-50%的增长,而且是在超融合厂商逐渐从软硬一体转向软件的背景下,如果把硬件算进去增速会更快。而中国市场增速会高于全球市场,根据IDC的报告,中国超融合市场今年预计在70%-85%之间的增速。高涨的市场行情加速了产品上市和更新速度,市场上超融合解决方案林林种种、不一而足。众多的产品和方案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但也增加了选型的难度。
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技术积淀,超融合技术本身已经逐渐成熟,但具体到不同厂商其超融合产品和方案成熟度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各自产品在市场上的不同定位:一般产品面向非核心或边缘应用,而成熟的产品面向重要应用。对于那些关键业务应用,自然要选“生产就绪”的超融合产品。实际上,今天越来越多的厂商和用户认识到“生产就绪”的重要性。
最近,超融合厂商 SmartX(北京志凌海纳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最新版超融合软件 SMTX OS 4.0,主打的正是“生产就绪”。新版本以“生产就绪”和“简单敏捷”为主线,在虚拟化、存储、运维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另外,基于超融合产品成熟的分布式块存储模块,SmartX 发布可与计算节点分离部署的分布式块存储产品 SMTX ZBS,为生产应用系统提供横向可扩展、高性能的块存储资源。
SmartX发布新版超融合软件 SMTX OS 4.0和可与计算分离的分布式块存储产品SMTX ZBS
迎难而上,不走寻常路
在超融合市场SmartX显得有些与众不同。SmartX于2013年成立,尽管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公司体量比不上很多大公司,但其不仅坚持自主研发,而且其产品定位在高端,面向核心应用,直接向行业领头羊发起挑战。而这一切都始于公司成立时的愿景。
“Make IT Simple(让IT变简单)这是我们在2013年成立时确立的使命,到现在没有变过。这里的‘IT’是个双关,不仅是‘IT(信息科技)’还有‘it(它)’,希望把一切都变得更加简单。”SmartX公司创始人、CEO徐文豪表示。
SmartX让一切变得简单的具体举措就是创建可扩展且易于使用的IT基础架构,来提升企业IT 能力,从而让企业集中精力在帮助商业运转的应用和创新上。在这个愿景之下,SmartX确立了8条价值观。
徐文豪特别介绍了其中最为核心的三条:第一,为用户着迷,持续不断了解用户的需求,帮用户成功;第二,专注。要做的事情不能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第三,做有影响力的事情,也就是要解决业界比较难的问题。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只要做,我们一定要做全球最好的产品。” 徐文豪表示。
事实上,也正是有这种决心才让SmartX在超融合市场没有随大流——基于开源技术来做产品,而是选择自主研发,并选择以超融合最核心的分布式块存储技术作为突破口。
“在关键的核心业务领域,性能是关键,同时还需要一些定制的能力,基于开源软件这些很难达到。这是我们选择自研的一个主要考虑。”SmartX市场总监库依楠在和记者交流时表示。
SmartX的知难而上还表现在,Smartx的产品刚上市就直接选择了对产品要求最高的金融行业去检验,并把金融行业作为第一个主攻行业。
“作为一个新来者,我们希望挑一个最有难度的行业来证明我们的产品,而金融就是非常合适的。”徐文豪解释说。
当时,SmartX对行业的要求是:第一,对产品非常关注,第二,信息非常透明。这样面对中低端产品竞争,SmartX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金融可以满足这两个要求,而且进入这个行业还有几个好处:第一,金融行业IT投入大,而且领先;第二,金融行业喜欢充分测试一款产品,从而给新来者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后来的结果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一年多的时间SmartX的超融合产品先后进入证券、保险、银行、基金、期货、信托、互联网金融行业企业,这些客户中甚至不乏交通银行、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泰康保险等行业头部企业。
面向关键应用,支持核心业务
“生产就绪”是SmartX在其产品宣传中时常会出现的高频词汇,也是SmartX一直以来傲立众超融合产品的关键特性。
“2017年,我们产品上市时,市场上超融合产品非常多,很多是基于OpenStack、Ceph等各种开源软件的,达四五十家之多,但大部分是应用开发测试或者边缘业务,很少人把超融合真正带到生产就绪的环境里。”徐文豪表示。
SmartX有足够的自信可以把产品应用到生产环境,并把“生产就绪”作为产品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且一直在加强,正如刚刚推出的SMTX OS 4.0那样。与此前的版本相比,SMTX OS 4.0在“生产就绪”上有三个增强:
第一,支持容器存储的 “生产就绪”:支持 Kubernetes 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 (CSI) ,可以通过 iSCSI 为 Kubernetes 提供持久存储服务;第二,SCSI 永久保留(PR)等增强存储特性支持:让 Windows Failover Cluster 与 Windows Failover SQL Server 等生产应用就绪;第三,智能恢复兼顾服务质量与恢复速度 :引入数据再平衡模式,智能调节数据恢复和再平衡速率,在保证正常业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恢复速度。
SmartX的技术能力也得到外界的认可。在8月IDC 发布的《 IDC创新者:中国软件定义存储,2019 》报告中,SmartX被 IDC 评为软件定义存储创新者,并成为中国唯一入选 2019 IDC 创新者的超融合厂商。IDC在入选原因中提到了SmartX的产品具有丰富的企业级特性,能支撑企业云环境下的大规模虚拟化和容器负载,成为用户新一代 IT 基础架构的核心操作系统。”
市场表现也证明了SmartX的能力,“我们今年上半年增长超过150%。在我们的产品上跑的生产业务非常多,72%的应用场景都是生产业务,比如,证券的行情接入、在线业务等就跑在我们超融合产品上。“徐文豪说。
与SMTX OS 4.0同期发布的一款分布式块存储新产品SMTX ZBS,同样是在“生产就绪”思路驱动下出现的。徐文豪透露,一些用户已有虚拟化及物理机计算基础架构,他们还希望构建分布式存储资源池,而目前市场上的分布式块存储大多基于开源,且不是针对块存储对应的场景设计,不能真正符合 “生产就绪”的要求。SMTX ZBS面向大型企业客户,充分利用 SMTX OS 超融合软件成熟的分布式存储模块,经过大量生产环境验证,解决了开源产品对生产系统支持能力不足的问题。
不断完善的超融合生态
一个产品是否在市场普及,除了技术的成熟外还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的支持。SmartX深知这一点。基于这一判断,SmartX在技术研发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生态系统的建设。
徐文豪表示,要让SmartX的产品能被市场认可,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产品必须可以支撑行业的关键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二,必须有完备的生态和解决方案,而且自己是细分行业的领导者。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在各个领域都跟这个领域最好的厂商合作。“徐文豪表示。
如今SmartX和业界众多知名厂商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从芯片到虚拟化、到容器、到云管平台(CMP),以构建完整的解决方案。比如,硬件平台上不仅与x86服务器开展了适配,还与ARM服务器进行了适配。
“超融合是一个平台,需要支撑各种应用系统,如果不预先做测试或者认证,真正运行时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徐文豪表示,这也成为SmartX与一些国外厂商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展望未来,徐文豪表示,在用户需求的驱动下,SmartX 将以持续的产品、方案和服务创新,以及完善的生态系统合作,构建 “生产就绪”的新一代 IT 架构解决方案,为更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好的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