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为分析师大会结束了,我简单谈谈我的参会感受。
在大会主题演讲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在想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会拿什么切入其演讲主题。是不是要先回顾2018年的业绩在展望未来?如何展望呢?
结果是全场演讲都没提去年的成绩。好像过去成绩已经是浮云,过去已经过去,未来才是未来。
开场对智能的展望直至内心
而对于展望,开场提出两个直至未来的智能应用场景, “零搜索zero search“”超视觉super sight”。真是震撼,这两个词我可能会记住很长一段时间。
零搜索在物理上意味着,我们将不需要复杂的遥控和按钮。在信息上,意味着我们“心想事成”。
作为消费者,从电饭煲、洗衣机到电视按键到跑步机等等,那么多按键那么多选项是不是我们已经让人心烦的自动选择忽视。
在信息获取上,当你想获得一个答案时,一定会推荐最优的选项供你参考。
物理世界有无穷限制,智能世界有无限连接。
物理世界太多的限制,比如客机速度60多年一直是这个速度,相信未来几百年将还是这个速度级别。我们想体验异国风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实现。
而5G、AI、VR、AR技术使能的超级视野,将帮助我们突破空间和知识的障碍。有了超级视野,我们将看见过去看不见的,看懂过去懂不了的。
未来AI智能机器可以去月球、火星等地方,我们可以通过AR、VR来体验其上面的环境。在生活上AI智能机器人能够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巡检地下管道。今天想要检查地下管道是挺困难的工作,而机器人可以到达不管多深的管道,帮助我们识别和定位破损。再如,有了AI技术的帮助,眼科医生仅通过基本的检查就能诊断眼疾,过去只有非常有经验的专家才能完成,这也是非常大的进步。
5G来的比想象中的快
5G来的比想象中的快,胡厚崑在演讲中分享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将覆盖全球58%的人口,服务于28亿用户。而华为目前已获得了40张5G商用合同,出货7万个基站。
5G只是无处不在的联接最基础的开始
华为希望打造无处不在的联接,说到联接,不能不提到5G。我们不夸大5G的作用,但不能否认5G确实相对4G有了很大的突破。要说的智能时代的联接,5G仅仅是开始。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深圳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在南山双创园区,中国电信打造了数十个个5G站点,图上手机显示的数据是中国电信5G基站预商用的真实数据。但是由于目前的4G手机不支持5G信号,所有这个400Mbps是通过安装了华为5G芯片的路由器实现的。而真正的5G手机下行速度也能到达100Mbps。
在中国电信展示厅,还展示了5G的应用场景。VR、高清视频在线点播非常流畅。可以说5G和云的结合是完美组合,除了视频、游戏等直观体验。
在办公环境中,比如今天的虚拟云PC对于带宽的要求是100M,而4G平均带宽是30-40M,在4G的环境下,通过手机、PAD、普通电脑处理云上的视频、图片和文档的时候,体验非常不好。而5G平均速度是4G的10倍,大大超过云PC带宽100M需求,实现在各种终端硬件上实现云计算的性能、计算能力。真正实现云电脑。实现了在本地电脑处理一样的效果。
而就在2019年4月16日,华为分析师大会的当天,广州南方医院微信公众号,悄然发布了一个信息——“5G+4K”时代,多院区手术示教出新招——实时高清直播
文章提出:本次远程手术示教采用的是最高清晰度的4K动态影像,最快移动通讯速度的5G网络,形成“4K+5G”方案,同步实时直播到3个院区,实现了4K超高清手术操作实时分享观摩、远程教学与指导。
而取得的效果是通过直播画面,每个手术操作清晰呈现,讲解句句如聆在耳,使学员“零距离”观摩手术过程,聆听顶尖专家的专业讲解。与会学员赞叹道:“画面高清,没有延时,又多角度,教授的每一步操作,我们都可以看到,比在现场观摩还清晰。”
5G联接的关键点就是5G基站
联接的关键是节点,而5G联接的关键点就是5G基站。
图上是搭建在南山双创园区楼顶的正在运行的5G基站(左边中国电信美女工作人员所指向的那一个。右侧是运行中的4G基站)。产品形态上,通过对比4G基站,这款宏观基站真是碾压之前的4G基站。这款基站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耗更低。
这款5G基站是首款基于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打造的。 “该芯片为AAU 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功耗节省达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4G基站,节省一半时间,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挑战。”
华为5G的优势首先是大带宽多天线集成。大带宽是指如果说4G每个Cell容量是150Mbps(每秒传输的位数量),那么华为5G单Cell容量达到14.58Gbps,单容量扩大近百倍。
多天线是指华为5G基站目前实通过64T64R(64通道发射64通道接收来)提升网络覆盖。64T64R覆盖相比8T8R提升了80%。可以节省7成新增站址。
当然华为5G的一个优势就是极低的能耗。华为5G实现了25倍于4G的每比特能效。就是说如果4G基站和5G基站同时发送和接受同样的数据量,4G消耗25瓦特的话,5G仅仅消耗1瓦特。
5G的出现是解决数据洪流的,当海量数据从华为5G宏观基站发出,是否有相应的终端能吸收?
在5G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华为同样打造了华为商用终端5G CPE Pro,该产品的核心是华为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 5000(巴龙5000)。
5G CPE Pro的核心是比指甲盖还小的Balong 5000,Balong 5000在单芯片内实现2G、3G、4G和5G多种网络制式。
华为5G CPE Pro是可支持4G和5G双模式的,所以只要是在家里安装了华为5G CPE,只要有5G网络商用之后,4G信号的手机可以通过华为5G CPE Pro就可以实现3秒下载1GB的高清视频,就像我文章里面那个手机下行速度400Mbps。将极大的影响人与人,人与房、人与车等的连接。可以看到首先引领智能家居进入5G时代。
不知不觉就写了两千多字,在大会上还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片段。比如华为成立的战略研究院,未来联合科学家投资原子制造,突破摩尔定律极限,敢于挑战香农极限,突破光计算、DNA存储等等。个人认为华为就是一个不断突破的公司,在5G上不断突破。在云平台上也不断突破。在技术架构上的突破、在产业上的突破等等。
下一篇我将聊一聊华为分析师大会上,我感兴趣的华为在重定义计算架构所做的技术创新和要成为世界上五朵云之一华为云与众不同之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Meta Connect大会上,Meta展示了新一代Ray-Ban智能眼镜的硬件实力,配备神经腕带支持手势控制,电池续航翻倍,摄像头性能提升。然而AI演示却频频失败,包括Live AI烹饪指导、WhatsApp通话和实时翻译功能都出现问题。尽管Meta在智能眼镜硬件方面表现出色,但AI软件仍远未达到扎克伯格提出的"超级智能"目标。文章建议Meta考虑开放AI生态,允许用户选择其他AI服务商,这可能帮助Meta在AI硬件市场获得优势。
DeepSeek-AI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技术开发出DeepSeek-R1系列推理模型,无需人工标注即可自主学习复杂推理。该模型在数学、编程等领域表现卓越,在AIME 2024中达到79.8%准确率,编程能力超越96%人类选手。研究团队还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推理能力传递给小模型,使7B参数模型也能超越GPT-4o。这项突破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英伟达同意以5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股份,双方将合作开发多代数据中心和PC产品。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收购约4%的英特尔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两家公司将通过NVLink接口整合各自架构,实现CPU和GPU间的高速数据传输。英特尔将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处理器,并开发集成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用于消费级PC市场。
微软研究院推出rStar-Math系统,通过创新的"深度思考"训练方法,让小型AI模型在数学推理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越OpenAI o1水平。该系统采用代码验证、过程偏好模型和四轮自进化训练,将70亿参数模型的数学能力从58.8%提升至90.0%,在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达到前20%水平,证明了精巧方法比模型规模更重要,为AI发展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