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10月10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18(HUAWEI CONNECT)首日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华为的AI发展战略,以及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全球首个覆盖全场景人工智能的Ascend系列IP 和芯片。同时他谈到基于全新AI芯片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算法都会在华为云上实现。基于华为最新发布d Ascend昇腾芯片将帮助华为云上全栈、全场景服务全面提升性能,帮助华为云EI更好地提供服务。
基于十大改变华为推出AI发展战略
对于AI战略,徐直军认为AI充满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应该把目光充分聚焦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充分聚焦人工智能能解决的问题、聚焦其创造价值的领域,而不是把精力花在人工智能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不能创造价值的领域。因为选择正确的问题比寻找新奇的方案更重要。”
因此华为看到10个人工智能的重要改变方向:模型训练、算力、AI部署、算法、AI自动化、面向实际应用、模型更新、多技术协同、平台支持、人才获得等。这十大改变既是华为对AI产业发展的期望,也是华为制定AI发展战略的源动力。
基于这十大改变,华为的AI发展战略包括五个方面:
投资基础研究:在计算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决策推理等领域构筑数据高效(更少的数据需求) 、能耗高效(更低的算力和能耗) ,安全可信、自动自治的机器学习基础能力。
打造全栈方案:打造面向云、边缘和端等全场景的、独立的以及协同的、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充裕的、经济的算力资源,简单易用、高效率、全流程的AI平台。
投资开放生态和人才培养:面向全球,持续与学术界、产业界和行业伙伴广泛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开放生态,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解决方案增强:把AI思维和技术引入现有产品和服务,实现更大价值、更强竞争力。
内部效率提升:应用AI优化内部管理,对准海量作业场景,大幅度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质量。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重点介绍了华为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是华为曾经发布了面向政府、企业的华为云EI,以及面向智能终端的HiAI这两套解决方案的整合。
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包括纵轴全栈包括包含四个部分:芯片、芯片使能、框架以及应用使能四个部分。以及全场景包括:消费类终端 (Consumer Device)、公有云 (Public Cloud) 、私有云 (Private Cloud)、各种边缘计算 (Edge Computing)、IoT行业终端 (Industrial IoT Device) 这5大类场景。
“全场景意味着华为有能力实现智能无所不及,帮助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全栈意味着华为有能力为AI应用开发者提供强大的算力和应用开发平台;有能力提供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用的放心的AI,实现普惠AI。”徐直军解释了全栈全场景AI战略的意义。
在大会环节,徐直军还正式宣布华为两颗云数据中心AI芯片: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昇腾910和极致高效计算低功耗的AI SoC昇腾310。
徐直军谈到的基于全新AI芯片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算法都会在华为云上实现。昇腾芯片可以帮助华为云上的计算,存储等服务提升性能,帮助华为云EI更好地提供服务。
基于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华为云强力升级
同时我们看到,华为推出AI战略、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为华为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那就是全栈云解决方案。
第一、华为云将有更强大的AI性能,大大缩短训练模型的时间
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训练某些复杂模型时往往需要数天甚至数月,而成功的创新发现往往需要多次迭代,这种训练速度严重制约了应用创新。徐直军认为,通过AI战略的推动,未来模型的训练要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完成。
第二、华为云将为用户提供充裕经济的算力
算力是AI的基础,但目前的算力非常昂贵,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说算力的进步是当下AI大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那么,算力的稀缺和昂贵正在成为制约AI全面发展的核心因素。
华为推动AI战略,希望能够通过华为云为用户提供算力应该是充裕且经济。
第三,AI将帮助华为云上实现更多部署场景
混合云已经成为企业采用云服务的主要模式,当前的AI主要在云,少量在边缘,与企业的业务环境的结合有待进一步深入。华为认为,未来AI将无处不在,要能够部署在任何场景,并确保用户隐私得到尊准和保护。
第四,华为云将获得更高的自动化水平以及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华为认为人工智能的加入大大提升自动化水平每一个通用目的技术,只有与其它技术充分协同配合,才能发挥到极致,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AI也不例外,但在目前我们探讨AI时,更多的是仅仅聚焦AI本身。
我们认为,AI需要与云、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大数据、数据库…等技术充分协同,如此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第五,通过全栈全场景解决方案,华为云要成为一站式云平台
华为云会提供必需的自动化工具,让AI应用开发更容易,更快捷。从而,使AI成为所有应用开发者甚至所有ICT技术从业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
通过新的AI战略以及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推出,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华为云基于AI芯片能够提供一个更强更快的云平台,也更加阐述了华为云的边界,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的自信。
也让我们看到华为云基于长期在计算、存储、网络等领域实践,积累大量算法、芯片、软硬件结合能力,结合AI战略让我们看到华为有能力打造极致性能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我想这也是2017年华为成立Cloud BU的重要原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