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末开始,SmartX 2018 年渠道合作伙伴大会陆续在广州、上海、北京依次举行。大会以 “变革焕新生·合力覆格局” 为题,不仅全面展示了SmartX 的技术和产品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向合作伙伴展示了SmartX深耕超融合市场的渠道策略,以及联合上下游共同打造超融合市场的决心。
为了拓展市场,很多厂商每年都会举办渠道大会,但对SmartX而言,此举却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SmartX从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举办渠道大会,标志着SmartX的产品和技术趋于成熟,并且经过了前期一批标杆客户的实际检验,以此作为分水岭,SmartX将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近几年,超融合市场一直处于高速成长过程之中,这种态势在2018年仍将继续。根据Gartner公司的预测,2018年全球集成系统收入预计达到123亿美元,比2017年的102亿美元增长18.4%。其中,超融合集成系统(HCIS)这个细分市场的增长势头将最猛,增幅将达55%,超融合市场的火爆引来了众多参与者。
尽管超融合市场厂商众多,有人预计不下百家,但SmartX作为最早专注于“超融合” IT 架构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在众多超融合厂商中却显得特立独行。SmartX走的是自主研发之路,而不是很多超融合公司所选择的基于开源软件来开发,用SmartX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王弘毅的话就是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
SmartX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王弘毅
王弘毅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开源软件,但最终选择了自研是因为SmartX想做一个“长久的生意”。
“我们觉得存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数据又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出了问题我们基本就没法做了。如果基于开源软件来做超融合产品,就无法给客户提供五星级服务,可能永远只能做一些不重要的边缘场景。”王弘毅表示。
王弘毅解释说,超融合设备中分布式块存储技术最为核心,而现在的开源软件并非为分布式块存储而设计,这就导致其在性能上有所不足。另外,与采用开源相比,自研可以全面掌控和掌握相关技术,后期修改和维护成本都容易得多。而采用开源,在产品交付前期可能快一点,但在产品交付了,常常会面临繁重的售后工作。在王弘毅看来,这种商业模式是没法扩展的。这一点其实与超融合领头羊上Nutanix很像,都选择了自研技术,让产品简单,非常容易交付。实际上,SmartX的Slogan也正是“make IT simple(让IT简单)”,用户拿来开箱就能用,从而提升企业 IT 能力,让企业集中精力在帮助商业运转的应用和创新上。
王弘毅回忆说,“现在看来,持续自研为持续创新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而持续创新是科技公司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石。”
很显然,持续不断的自主研发为SmartX带来了非常良好的市场反馈。尽管没有真正进行市场拓展,SmartX还是在市场上赢得了一批标杆企业用户,特别是一些金融、电信行业。其中,有国内最大超融合落地案例之一的联通沃云,部署节点超过3000个,平稳运行一年多,很好地验证了SmartX的产品交付能力。
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几年,SmartX埋头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还无暇顾及渠道推广和市场拓展的话,那么以今年这个渠道大会为标志,SmartX将把市场拓展纳入到议事日程。
据悉,SmartX 已经于2018年1月启动了生态合作伙伴计划(SmartX Ecosystem Partnership Program,SEPP),将与业内顶尖企业联手展开密切合作,共享SmartX领先的超融合技术及优势产品;同时,将进一步撬动超融合市场潜力,构建全新开放的生态体系,共同助力用户加速数字化创新步伐。另外,还将在全国启动渠道招募计划。
SmartX 销售副总裁朵元云
而在本次渠道大会上,SmartX又进一步详细阐述自己的渠道政策。据SmartX 销售副总裁朵元云介绍, 2018 年,SmartX 将携手伟仕佳杰、辉睿易成两家总代理商,在 4 大中心城市、5 大重点城市进行市场布局,并在下半年也将大力进军海外市场,抢占先机。同时,在行业上也会重点布局,包括金融、制造、医疗等行业将会是拓展重点。
在大会,朵元云在会上详细阐述了“SMARTX²”的核心概念,即 SmartX希望构建的渠道体系不是简单的 “加” 关系,而是 “平方” 式的价值持续裂变和共赢支持 。
具体而言,“SMARTX²” 包含了以下几方面来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支持。首先,SmartX 将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投入程度的合作伙伴进行认可和鼓励,即渠道合作伙伴可以得到 “认证级”、“金牌级”和 “白金级” 三种授权,SmartX 将为其匹配不同的业务资源、服务支持及收益。此外,为帮助渠道合作伙伴提升超融合架构产品的技术与销售能力,SmartX 将提供规范的技术和产品培训,并通过线上平台及协作工具,增强与渠道的沟通互动与学习参与。
“SmartX 愿意长期持续投入的合作伙伴一起,成为最好的超融合技术专家、销售专家、服务专家,一同迎接超融合大市场的到来。” 朵元云在大会演讲时表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法国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宣布完成17亿欧元(约20亿美元)C轮融资,由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领投。此轮融资使Mistral估值从去年的60亿美元翻倍至137亿美元。英伟达、DST Glob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投。作为欧洲领先的AI开发商,Mistral凭借先进的多语言大模型与OpenAI等美国公司竞争,其聊天机器人Le Chat具备语音模式等功能。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