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数据库厂商OceanBase2024年度发布会上,CEO杨冰表示,以专有云、公有云两个部署场景作为发展“双引擎”,商业化四年OceanBase客户数已突破2000家,连续4年客户数增速超过100%。
同时杨冰披露,过去一年专有云客户数增长50%,从拓新走向深耕,而公有云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也实现了客户数130%的高速增长,并受到零售、制造、互金行业青睐。
这是继今年3月蚂蚁集团宣布OceanBase成立董事会、独立面向市场后,OceanBase首次全面披露商业、生态发展情况。

金融行业第一,实现中腰部金融机构规模化复制
作为“根自研”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诞生于支付核心场景,历经十余年金融场景磨炼,从内部走向外部,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核心场景中打磨产品核心能力,攻坚关键业务系统。

据全球领先的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发布的《中国金融行业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市场份额,2023:技术验证结束,迎接高速增长》,OceanBase已位列金融行业本地部署市场份额第一。
杨冰介绍,在专有云领域,OceanBase已实现从头部金融核心系统到中腰部金融机构的规模化复制,目前正服务于全部政策性银行、5/6国有大行,资产规模万亿以上银行客户超20家、千亿以上银行客户近100家,及70%的头部保险、75%的头部证券、50%的头部基金公司。
以交通银行为例,继贷记卡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之后,ECIF、借记卡主机核心、传统账务系统,全国各省分行数据库系统已经全部升级至OceanBase,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全行数据库的分布式升级,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其对私核心分布式新核心系统已服务2.3亿客户,每秒交易笔数3万笔。民生银行对公领域关键业务系统同样使用OceanBase进行分布式系统升级,保证行内业务连续性稳定运行,满足金融级高可用要求。
在政企领域,OceanBase不仅支持运营商核心系统,还实现了服务各省人社、能源、交通、公共服务的新突破。以中国移动举例,目前OceanBase已承载中移动1/3省级核心系统,服务全国60%移动用户。全国1/4省人社系统的核心系统也构建于OceanBase之上。
江苏移动核心CRM、BOSS系统数据库已升级至OceanBase,达到国际标准灾难恢复6级别,硬件成本降低80%以上。中国航信也正对其核心系统进行分布式改造,将获得更全面可靠的性能,成为民航领域首个全链路升级的案例。
面向关键业务负载,会上OceanBase发布4.2.5LTS版本,围绕核心系统所要求的高读写性能、高兼容性、高稳定性,进一步突破OLTP性能。测试表明,相较上一版本TP性能提升26%。同时,进一步加强多模一体化能力,新增支持Redis模型。
年同比增长130%,云数据库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OceanBase推出云数据库OB Cloud,启动云数据库战略。作为一体化云数据库产品,OB Cloud大大简化企业技术栈,其采用的多云原生架构,也得以支持多云基础设施,提升云上资源利用率和云上系统稳健性与可用性。

目前,公有云业务已成为OceanBase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致的云数据库服务,覆盖美洲、欧洲、亚洲30余个地理区域的100多个可用区,支持阿里云、亚马逊云科技、谷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主流公有云基础设施。
据悉OB Cloud已服务超过700家客户,客户数年同比增长130%,尤其受到零售、制造、互金行业的青睐,成为包括小米、理想汽车、vivo、宝洁、海底捞、滴滴出行、携程等高增长公司的共同选择,诸多海外电子钱包如DANA、GCash、PalmPay等也都采用了OB Cloud。
2022年,海底捞选择在会员系统采用OB Cloud,并在系统稳定运行一年后,继续搭载OB Cloud对进销存数据库升级,显著降本增效的同时更从容应对流量洪峰,实时分析算力提升45%,数据库整体成本节约50%。
2023年非洲电子钱包PalmPay的核心系统搭载OB Cloud正式投入使用。不仅顺利应对千万级的用户增长速度,同时实现核心账务数据库降本86%,数据库整体月支出下降80%。
宝洁通过OB Cloud秒级实时分析能力,将多种数据库升级到OceanBase集群,ETL全面提速,技术降本40%。映宇宙(原映客)业务部署在阿里云、亚马逊云科技等多个云上,选择OB Cluod后,实现在多云下统一的技术栈,简化运维,降本30%以上。
基于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2023年底OB Cloud获选全球仅10家的Gartner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荣誉提及”, 并在2024年Gartner云数据库客户之声报告中,被评为亚太地区“客户之选”及全球“卓越表现者”。
发布会上,OceanBase还发布4.3.3GA版本,针对 AP场景进行大幅性能优化,同时新增向量检索,进一步满足客户在云+AI时代的数据管理需求,加速RAG、智能推荐、多模态搜索等业务场景的落地。
持续升级珊瑚计划,核心经销商业绩贡献占比六成
过去一年,OceanBase进一步升级珊瑚计划,让伙伴在前、OceanBase在后,持续构建以合作伙伴为中心的商业生态。

2024年OceanBase的行业解决方案伙伴数增长100%,热门解决方案落地数增加50%,伙伴签约占比达到70%,由核心经销商伙伴带来的业绩贡献占比达60%,由技术服务伙伴独立交付的项目占比超过30%、收入占比超过50%。
杨冰表示,OceanBase的生态建设正在进入全新阶段,2025年将致力深耕国内、共拓海外,坚持“被集成”战略,进一步加大攻坚关键业务系统、公有云和出海的生态激励,助力伙伴商业与能力提升,携手业务开拓增长。
在专有云领域,联合行业ISV打磨优秀的联合解决方案,持续攻坚关键业务系统,计划将伙伴独立交付项目占比提升至50%、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70%。在公有云领域,构建公有云专家六大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每一个客户都有专属服务经理,同时实现全年7×24小时5分钟极速响应服务,确保服务可用性SLA达到99.99%。
此外,OceanBase还持续推动数据库内核关键人才培养,认证超4万名数据库人才、超1500名数据库专家。其面向高校的数据库大赛,已连续举办4届,目前已吸引海内外3500多支队伍的6500余人参加。
自2021年开源以来,OceanBase同样在致力成为一个受开发者认可的开源数据库。2024年OceanBase开放内核运维接口,参与国际开源项目合作,链接上下游800多款工具。截止目前已有1000多用户将OceanBase用于其生产系统,落地高并发、分库分表、实时数仓等核心系统场景,集群数突破2500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