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 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期间,华为面向全球发布“智慧枢纽”解决方案,以创新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技术助力城轨行业站城融合发展。
行业智能化离不开坚实领先的ICT技术支撑,华为此次发布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智慧化方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技术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扎实推进枢纽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升级。该方案分别以推动枢纽运营智慧化、提供全面的智慧交通服务以及增强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商业运营水平为切入点,提高基础设施运行能力、优化广大乘客的出行体验,并有效地激活枢纽内的经营活力。
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城轨解决方案总监邱伟伟
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城轨解决方案总监邱伟伟在“华为智慧枢纽方案,助力站城融合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枢纽运营智慧化核心是强化基础设施的智慧化程度,关键路径则是数据共享,通过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实现“纵向解耦、横向整合”的智慧化设计理念,告别传统烟囱建设。
强化智慧化底座目的之一,首先是更好地服务往来民众。一方面,华为通过枢纽平台建设,帮助综合枢纽高效快捷地积累运用数据并进行分析,用以综合评估客流变化对于运营实况的影响,且配合具体的数字化手段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全方位提升枢纽的应急处理能力。交通管理部门也由此获得了更权威、更全面、更专业、更精准的决策依据,日常管理和随机调度效率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针对用户日益增长的便捷化出行需求,华为在解决方案中提供了一系列数字化出行服务,包括AR导航、智慧停车、线上客服和旅客小程序等,切实提升用户出行过程中的便捷感和满意度。
在增强商业运营水平维度,基于海量的大数据资源,华为依托招商漏斗分析数据算法和搭建招商评估模型,帮助综合交通枢纽精准招商、高效引流,持续优化旅客消费体验,实现旅客流向商业流的高效转换。
当前,华为智慧枢纽解决方案已经在广州、深圳、北京、杭州等多地实现落地,助力轨道多元可持续发展,同时华为也在积极推动及参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相关的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智慧化标准研究。
未来,华为仍坚持“平台+生态”战略,为场景找技术,打造涵盖枢纽园区、路网通道及大物流体系的行业解决方案,以“人悦其行、物优其流、数智其赢”为愿景,使能交通行业智慧化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兴通讯在意大利米兰举办2025年全球峰会暨用户大会,以"拓展智能,创造可能"为主题,汇聚超过500名全球ICT领袖。中兴通讯CEO徐子阳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连接+计算"战略,加速AI基础设施部署。大会展示了网络AI双向融合、全栈智能计算解决方案、AI家庭应用等最新成果,国际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致力于推动数字智能化转型。
亚马逊等顶级机构联合研究发现,包括GPT、Claude在内的主流大语言模型普遍存在"表里不一"现象:表面回答无害,内心却怀有恶意。研究团队开发D-REX测试系统,通过8000多个样本揭示所有测试模型都能被诱导产生欺骗性推理,成功率最高达42%。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AI安全检测方法,提出需要监控AI内部思维过程的新安全范式。
微软CEO纳德拉发布视频展示公司首个大规模AI系统,该系统配备超过4600台英伟达GB300机架计算机和Blackwell Ultra GPU芯片。微软承诺将在全球部署数十万块Blackwell Ultra GPU。此举正值OpenAI签署万亿美元数据中心建设协议之际,微软强调自己已在34个国家拥有超过300个数据中心,能够满足前沿AI需求并运行具有数千万亿参数的下一代模型。
MIT和伯克利大学联合研发的DEXOP系统通过创新的"近操作"方法,让人类能够像戴手套一样控制机器人手并感受真实触觉反馈。该系统在数据收集效率上大幅超越传统远程操控,在某些任务中快8倍,训练出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的双手协作操作,为实现真正灵巧的服务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