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的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通州分公司(北京移动通州分公司)办公楼,启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方式,这也是中国移动在京各单位中,首家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用于办公场所的单位。
2023年,中国移动在《C²三能中国移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白皮书》文件中提出了“绿色用能”要求,要求“积极引入清洁能源,打造零碳/低碳数据中心,因地制宜开展零碳/低碳基站部署,鼓励在办公和生产区域采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解决办公和网络用能,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推进绿色电力引入,逐步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据北京移动通州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获取绿电目前有三种模式:自投自建模式、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及电力交易中心购买绿电模式。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购买绿电需要申购,但是申购数量有限,且价格不具备优势;自行投资建设虽然利润比其他两种模式高些,但是前期需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后期维护需要人力和费用,施工周期较长。根据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经过对比分析,我们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北京京能高安屯燃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京能热电)负责整个项目的投资、建设、监控和维护,我们公司提供发电项目的建设场地,从京能热电买电使用。这样虽然电费可能比自投自建略高一点,但是减少了后期其他繁琐的工作和投入,且从长期运营结果分析,整体花费的费用是差不多的。”
据介绍,北京移动通州分公司的2栋楼宇在投入使用后,用电量较大,每年电费约158万元,本次光伏发电项目投入使用以后,预计每年能够使用到16万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可节省电费10多万元,电费单价节省40%左右,每年减少185.07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标准煤78吨,按照光伏板寿命25年计算,累计可节省250多万元。
该项目体现了北京移动彰显国企企业责任,助力绿色北京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北京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的国企担当。后续,北京移动计划在符合实施条件的数据中心、办公楼等用能场所陆续开展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在基站等用能场景开展氢能源供电系统试点建设,助推北京移动用能的绿色化转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研究科学家Alexander Wei宣布,公司一个未发布的实验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解决了六道题目中的五道,获得42分中的35分,达到金牌水平。该模型展现出类似人类数学家的推理能力,能够构建复杂严密的论证。这标志着AI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重要突破,不过该技术预计数月内不会公开发布。
哈佛和MIT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归纳偏差探测"方法,发现AI基础模型虽然在预测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实际上并未真正理解世界的基本规律。研究以天体物理学为例,揭示了AI模型更像是依赖启发式策略的"经验主义者",而非掌握深层原理的"理论家",为AI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本文探讨了判断AI是否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水平所需的问题数量。目前缺乏确定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是否达到顶级AI水平。基于图灵测试的分析,作者提出仅通过少量问题难以全面评估智能水平。参考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标引(LCSH)的40万个主题领域,如果每个领域提出1万个问题,将需要40亿个问题来全面测试AGI。这种大规模测试虽然在逻辑上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巨大挑战。
西蒙弗雷泽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LiFT压缩光场令牌技术,用创新的数据压缩方法解决虚拟现实中的存储和传输难题。该技术能够用原来十分之一的数据量实现相同的视觉质量,同时支持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渲染效果。在实际测试中,CLiFT在保持高质量视觉效果的同时,相比现有方法实现了5-7倍的数据压缩率,为虚拟现实技术在移动设备和网络受限环境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