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移动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主办的“2024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大会”在苏州召开,大会以“算力网络点亮AI新时代”为主题,汇聚业界精英,共同探讨算力网络的发展前景与技术趋势,推动产业的深入合作与持续创新。
作为中国移动的核心供应商及价值合作伙伴,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受邀参会,全面呈现在智算、AI大模型、云电脑、云安全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及解决方案,与中国移动共同探索AI+时代的无限可能,携手构建新型生产力生态。
展会期间,江苏省委常委兼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中央网信办总工程师孙蔚敏、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等领导莅临新华三集团展区,对新华三在算网领域建设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表示高度评价,同时也对新华三与中国移动的长期深度合作表示肯定,并期待双方开展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深化合作 共绘算力网络新蓝图
开幕式上,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兼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李立发表致辞,强调中国移动在引领AI产业发展及保障产业链安全可控方面的“排头兵”角色,新华三始终与中国移动并肩前行,在智算、SaaS云应用、云安全等多个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建产业生态,合力绘就算力网络的宏伟蓝图,为数字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运营商BG总裁何宁出席算力网络产业链共创发布仪式,期待与中国移动等产业伙伴一同助推算力网络跨越式发展。
算网融合 赋能行业提升应用效能
此次大会,新华三集团以“算网绘智,AI启新”为主题参展,重点展示了在算网融合领域的创新技术。新华三推出的灵犀智算解决方案,聚焦异构算力、解耦开放、全场景等五大核心价值,通过绿洲平台、傲飞算力平台等强大的技术支持形成端到端方案,实现高效的数据治理与算力调度,为算力释放提供强大支撑,助力百行百业的AIGC场景化应用快速落地。在智算中心内部网络联接方面,新华三打造了开放解耦的智算中心无损RoCE方案,支持高性能、标准开放等关键价值。
随着数据中心能耗问题日益严峻,液冷技术成为行业趋势,新华三集团推出全栈液冷ICT产品解决方案,覆盖冷板式和浸没式双技术路线的整机柜交付,并支持微模块一体化机房,有效降低了数据中心的PUE,解决了高密、高功耗设备的部署可行性难题。作为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商,新华三已经参与了800余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具备PUE<1.1的数据中心建设能力,并将继续以液冷等前沿技术打造更加绿色和高效的未来算力新形态。
AIGC创新 定制化AI服务的未来
展会期间,新华三集团全面展示了在AIGC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其中,新华三百业灵犀(LinSeer)私域大模型,以行业专注、区域专属、数据专有、价值专享的理念,能够为垂直行业和专属地域的客户,提供安全、订制、独享、生长的智能化服务。现场还展示了AIGC灵犀一体机,作为实现大模型落地应用的最小单元,将助力各行业用户快速实现模型私有化交付。
展览中,新华三推出的AIGC数字人,不仅能够模拟人类语言交流,还能理解复杂情境,进行智慧交互,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AI体验。目前,AI数字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务、客服、教育等多个领域。
重构工作范式 引领算网应用新趋势
凭借在百行百业的深入实践和多年云计算的技术积累,新华三推出个性化、行业化的云电脑服务,帮助客户打造一个深度融合、体验优先、安全可信、智能赋能的数字化工作空间。云电脑以其创新的“云+软件+终端”解决方案,将云端强大的计算、存储与网络能力巧妙融合,以桌面形态直观地交付给用户。随时随地,只需一台终端,即可享受即买即用的极速云上电脑服务,满足多样化的场景需求,从高效办公到数据安全,再到敏捷运维,一应俱全,开启云端工作的无限可能。
在云安全领域,新华三构建的云网安一体化防护体系,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确保合规建设与需求满足。
未来,新华三集团将秉持“精耕务实 为时代赋智慧”的理念,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构筑开放、高效、安全的算力网络新生态,共同推动算力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创新,为百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携手迈向AI新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