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以“数智未来 因你而来”为主题的鲲鹏应用创新大赛2023全国总决赛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经过长达6个月的层层筛选与激烈角逐,最终从3大赛事、5大赛道中评选出了13个金奖、16个银奖、19个铜奖。

本次全国总决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鲲鹏MVP郑纬民作为致辞嘉宾进行开场致辞。他表示,多年来鲲鹏在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领域的持续探索以及在重点行业核心场景的落地应用成绩斐然,目前已构建一个全栈创新的计算产业生态系统。郑院士强调,人才作为燎原的星星之火,特别是鲲鹏与高校进行着越来越广泛的合作,正在着手打造更为广阔的开发者使能蓝图。
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李义表示,鲲鹏应用创新大赛自2020年创立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今年第四届大赛在规模、赛题设置、赛队辅导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提升。在企业赛的基础上,增加了高校赛和科研赛,为高校团队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赛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个顶尖院校的400多支队伍参赛,相比去年翻了两倍。面向企业,今年大赛首次设置“鲲鹏一体机解决方案创新赛道”,来自金融、运营商、政府等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很多优秀企业都热情参与。今年我们鼓励赛队从“会用鲲鹏”走向“用好鲲鹏”,基于鲲鹏平台进行更多的原生开发和创新。总决赛入围的102个作品中有80%运行在openEuler系统,有72%使用鲲鹏Devkit代码迁移和性能分析工具,有65%基于鲲鹏Boostkit进行了性能优化。大赛的每一支参赛队伍都是鲲鹏计算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也为中国计算产业创新发展注入蓬勃动力。明年,面向企业,我们将继续拓展国计民生行业广度,携手企业开发者深入行业核心生产系统,以多样性算力释放技术生产力,并发布新的激励政策鼓励伙伴商用版本基于鲲鹏首发,支持更多原生方案开花结果。面向高校,将继续加大推广,吸引更多同学以赛促学,让更多科研人才熟悉鲲鹏。同时,我们将持续升级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平台,携手广大的鲲鹏开发者共创美好的数智未来。
鲲鹏应用创新大赛是面向全球开发者的顶级赛事,旨在激发行业应用创新、加速产业融合、促进人才培养,吸引全产业开发者共同打造鲲鹏全栈解决方案。全国总决赛邀请到院士、高校教授、产业联盟组织代表、行业组织代表、企业领袖等各界专业人士莅临大赛,担任评委,共同从技术领先性、方案创新性、商业前景、社会价值、现场表现等多个维度对参赛队伍进行评审。全国16个赛区、1600多支队伍,经过6个月的角逐,最终从3大赛事、5大赛道中评选出了13个金奖、16个银奖、19个铜奖。以下为获奖名单:

是结束,更是开始。面向未来,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将继续促进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开放合作,聚力更多产业资源,汇聚更多行业能量,使能开发者不断创新。华为也将继续秉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策略,持续创新,为中国计算产业夯实发展底座。
本次全国总决赛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承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绿色计算产业联盟、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智能基座"虚拟教研室、"101计划"虚拟教研室联办,并得到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华盛顿大学Pedro Domingos教授提出的张量逻辑是一种革命性的AI编程语言,它通过将逻辑推理与张量代数在数学层面统一,实现了符号AI和神经网络的深度融合。该语言仅使用张量方程这一种构造,就能优雅地实现从Transformer到形式推理、从核机器到图模型等多种AI范式,更重要的是开辟了在嵌入空间中进行可靠推理的新方向,有望解决大型语言模型的幻觉和不透明性问题,成为推理、数学和编码模型的理想语言。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提出FrameThinker框架,革命性地改变了AI处理长视频的方式。该系统采用"侦探式"多轮推理,先快速扫描全视频获得概览,再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关键片段。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认知一致性验证,FrameThinker在多个视频理解基准测试中准确率平均提升10.4%,计算效率提高20倍以上,为AI视频理解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科技巨头IBM今日宣布推出新的区块链数字资产平台,专为金融机构和受监管企业设计。该平台名为"数字资产避风港",将为银行、企业和政府提供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的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由IBM与数字钱包基础设施提供商Dfns合作开发,支持超过40个公链和私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集成第三方身份验证和反洗钱合规工具。
复旦大学团队创建MedQ-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模型医学影像质量评估能力。研究覆盖五大成像模式,设计感知-推理双层评估体系,意外发现医学专用AI表现不如通用AI。结果显示最佳AI模型准确率仅68.97%,远低于人类专家82.50%,揭示了AI在医学影像质控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