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第30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3)开幕当天,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并举行颁奖典礼,智行者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智能汽车环境感知关键及应用技术”项目荣获一等奖。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原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汽车产业的科学技术奖。该奖项设立三十余年,为激励汽车科技人才成长,推动汽车产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具影响力的权威科技奖项。
本次获奖是智行者自动驾驶环境感知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体现。基于此成果,智行者实现国内首家基于国产芯片的量产应用,并研发了包括城市领航、高速领航等20余项智能驾驶系统。通过自研多任务BEV网络、模型算子开发、多源算力协同优化等方式,降低50%以上的算力需求,实现了性能和成本的极致平衡。
2021年,智行者深度参与的“面向中国场景的汽车智能化系统测试评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曾荣获该奖项一等奖。时隔两年后,智行者的再次上榜也彰显出了智行者在技术创新研发上的坚定与执着。
智行者CEO张德兆作为项目主要人员深度参与了本次项目的创新研发。其表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从追赶到超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经曲折与坎坷。未来的结构性改革也将长路漫漫。在这个长坡厚雪的产业之中,作为智能汽车时代的一员,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勇气,更要有坚持的定力。唯有此,才能铸就汽车强国梦。”
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同行者与参与者,智行者紧抓技术这一核心要素,从“多场景赋能”的战略谋划为支点,聚焦“无人驾驶大脑”这一产业核心进行持续研发投入,并深入感知、决策、规划等模块进行创新性探究。经过多年积淀,智行者俨然已走在了自动驾驶行业创新的前沿。
锚定战略目标不动摇,智行者无人驾驶大脑已成功赋能智能出行、智慧生活、特种应用等场景。智能出行领域,本年度内接连拿下厦门金龙和东风猛士两大量产项目定点;智慧生活领域,蜗小白持续发力,初步建立起了全球化销售网络;特种应用领域,全国产化智驾方案赢得客户赞许。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产业变革道阻且长,智行者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持续完善商业闭环,以技术赋能产业,以创新改变生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今日发布Gemini Enterprise,这是一个集成了先进AI模型、聊天机器人和智能代理的一体化企业平台。该平台提供统一聊天界面,可安全连接各种数据源,包括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等企业应用。平台内置超过1500个AI代理,支持无代码构建工具,用户可创建自动化工作流程。标准版年费每席位每月30美元起。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和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3D人体重建系统Snap-Snap,仅需正面和背面两张照片即可在190毫秒内生成完整3D人像。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对昂贵设备和复杂人体先验模型的依赖,通过智能几何推理和侧面增强算法实现高质量重建,为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大众化应用奠定基础。
OpenAI推出的AI视频生成应用Sora在不到五天内下载量突破100万次,增长速度超过ChatGPT。该应用类似TikTok,提供无限垂直视频流,但所有视频均由AI生成。用户只需输入提示词即可创建10秒视频,还可通过Cameo功能制作个人视频。尽管目前仅在北美地区开放且需要邀请码使用,但已引发版权争议和娱乐行业反弹。
这项研究介绍了aiXiv——首个专为AI科学家设计的开放学术平台。该平台由多伦多大学等18个机构联合开发,支持AI独立完成论文提交、同行评审和发表全流程。通过多智能体架构和五阶段安全防护机制,平台实现了81%的评判准确率,并显著提升了AI生成研究的质量。这标志着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