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rendFocus公布的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磁盘驱动器出货量初步呈现萎缩,东芝的市场份额被希捷与西部数据无情夺走。
作为研究机构,TrendFocus将调查数据发布给付费订户,而富国银行等组织又将数据内容传递给自己的订阅用户和联络人,因此我们似乎应该对数字的准确性持保留态度。TrendFocus表示,本季度全球磁盘驱动器出货量为3080万至3220万块,与去年同期的3860万块相比下降了20.2%。而2023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更是较2022年第一季度缩水达33.5%。
TrendFocus将出货量统计中的磁盘驱动器具体划分为近线(3.5英寸)、台式机与消费级3.5英寸/2.5英寸这三类,而后按各供应商将销量相加。富国银行的Aaron Rakers表示,本季度近线(3.5英寸高容量)驱动器的出货量约为950万块,总存储容量约136 EB。同比下降幅度约45%,远远高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30.5%降幅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27%降幅。
那么,近线磁盘的出货容量数字能否快速恢复?Rakers给出的图表显示,以往并没有出现过如此剧烈的衰退。但根据IDC发布的数据存储增长趋势,相信市场对于存储产品的需求将会回归,近线磁盘的出货容量也将重新回归增长。
根据预测,随着SSD继续吞噬市场份额,近线类别以外的磁盘驱动器在出货单位和出货容量两项指标上都将持续走低。本季度,非近线磁盘的出货总数约为2200万块,略低于今年第一季度的2210万块,较去年同期的2620万块更是下降17%。
3.5英寸台式机与消费级驱动器的出货量则在1150万至1190万块之间,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为1107万块,去年同期的出货量则为1423万块。本季度,2.5英寸移动磁盘和消费级磁盘的出货量不足900万块,低于第一季度各供应商售出的964万块和去年同期的997万块。
但暂时没有2.5英寸万转磁盘驱动器的销量数据,而这才是最容易被SSD取代的敏感设备类型。
我们已经进入SSD全面蚕食存储市场的第三或者第四个年头,但台式机和消费级磁盘驱动器的出货量仍然高于企业级近线驱动器——看来压力之下,硬盘市场并不乏顽强的生机,表现出典型的长尾迹象。即使是面向笔记本电脑的2.5英寸磁盘驱动器,每季度的出货量仍接近900万块,其中不少在小型台式机上也有使用。
各家厂商的具体出货量也不明确,但Rakers公布了大致的百分比份额。在四舍五入计算之后,可以看到希捷占比约44.5%,西部数据为38%,东芝为17.5%。
2023年的数字以斜体显示,代表为初步估计值
我们将数据随时间推移的趋势整理成图,以帮助大家理解各厂商的市场份额变化:
可以看到,希捷在出货量方面一直领先于西部数据。而且在过去两个季度中,双方始终在夺取东芝的原有市场份额,其中西部数据的表现尤其凶猛。据估算,东芝的磁盘出货量约为540万块。如果没法在产能方面跟上其他两家供应商的步伐,东芝很可能还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风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驱动的网络攻击如何在短短51秒内突破网络防线,并介绍了CISO们应对这些超高速攻击的策略。重点包括零信任架构、身份验证强化、AI驱动的实时威胁检测等。文章强调了迅速撤销会话令牌、统一端点和云安全、以及从恶意软件检测转向凭证滥用预防的重要性。
Lovelace Studio 正在开发名为 Nyric 的 AI 工具,帮助玩家在生存制作类沙盒游戏中打造自己的游戏世界。玩家可以使用 AI 工具创建独特风格的世界,并与其他玩家互动。该工具旨在赋予独立创作者和社交玩家更多能力,让他们能够轻松构建和连接自己的虚拟世界。
随着AI代码生成工具的广泛应用,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AI生成的代码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架构问题和合规风险。为此,企业需要实施严格的验证流程,认识AI在复杂代码库中的局限性,理解AI代码的特有问题,要求开发人员对代码负责,并建立高效的AI工具审批机制。同时,专门的代码分析工具也变得不可或缺。
AI 语音克隆技术的滥用正日益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安全威胁。近期多起高调事件显示,不法分子利用 AI 生成的虚假音频视频进行诈骗。目前许多语音克隆应用缺乏有效防护措施,企业领导人的公开音频很容易被用于克隆。专家呼吁采取多因素认证等措施加强防范,并预计未来将出台更多监管措施和检测技术来应对这一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