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深圳举办的第20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对数据中心Diskless架构及近数据处理发展趋势做出了权威解读,为传统云存储、大数据等计算域和存储域不完全分离造成的资源浪费,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解决方向,帮助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降本增效,实现数据中心高质量演进。
冯丹教授提到,传统存算融合架构下,企业通常采用应用与本地盘耦合的服务器一体化架构,存在存力效率低、无效数据迁移、资源浪费等典型问题:
随着算力多样化、高性能网络和存储介质的发展,数据中心架构从以CPU中心朝着以数据为中心的Diskless架构演进。Diskless架构下,单一CPU算力发展到GPU、DPU、XPU等多样算力,算力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网络从IP、NOF发展到高通量的CXL,为算力和存力等硬件解耦奠定了基础;存力也从传统HDD到SSD,性能、功耗实现全面提升。在Intel、华为、KIOXIA、阿里云等业界芯片、存储、云和互联网厂商的积极推进下,Diskless架构借助专用DPU/IPU等数据处理芯片和OceanDisk等专用存储模块,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效能,充分调动数据中心资源。
冯丹教授表示,资源池化共享的Diskless架构应具备以下关键技术:
冯丹教授表示:“从技术趋势来看,高性能异构算力、高速网络、大存力新型盘框、算子卸载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据中心架构的变革,加速了以CPU为中心的耦合架构走向彻底存算分离、资源池化共享的以数据为中心的Diskless架构,这种架构进一步简化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构建,能够实现存力和算力资源的集约高效发展,已经成为大规模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技术趋势。”
华为去年发布的OceanDisk智能盘框产品,是一个标准的大存力新型盘框产品。OceanDisk通过NoF+高速网络连接Diskless服务器,实现计算和存储独立弹性扩展,帮助客户提高资源利用率,机柜空间和设备功耗分别降低40%;内置FlashLink® 智能盘框协同算法等软硬结合技术,带来最大250万IOPS,50GB/s带宽的高性能;依托华为多年存储研发实力,OceanDisk智能盘框提供硬盘亚健康管理、智能慢盘优化等技术,保持大规模数据中心10万级硬盘的性能稳定,大幅降低运维难度。OceanDisk作为业界首个面向Diskless架构的新型盘框,将以高性能、高可靠、绿色集约重新定义下一代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存储架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