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将全球首款集成希捷MACH.2™双磁臂技术的硬盘——希捷银河(Exos)2X14企业级硬盘引入腾讯云数据中心。
希捷MACH.2双磁臂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突破,采用该技术的希捷银河(Exos)2X14企业级硬盘是云与数据中心实现性能攀升、延迟超低以及硬盘利用率最大化的不二选择。相对于单磁臂,两个磁臂可以在同一硬盘中独立工作,I/O操作并行,因此实现了性能加倍。
MACH.2双磁臂技术已经在许多应用中展现了优势,包括:内容分发网络(CDN)、视频流、备份/传输服务、大数据分析(Hadoop)以及云应用等等。近期,集成MACH.2双磁臂技术的希捷银河(Exos)2X14企业级硬盘在至顶网凌云奖评选中斩获“2019年度硬盘技术创新奖”。
2019年11月开始,腾讯云率先与希捷合作,将下一代双磁臂硬盘——希捷银河(Exos)2X14企业级硬盘引入云数据中心进行产品测试。
经过联合测试与验证,腾讯云发现希捷银河(Exos)2X14企业级硬盘满足了云存储方面的两大关键需求——空间容量与I/O性能。面对更为挑战的工作负载,相比单磁臂近线机械硬盘,希捷银河(Exos)2X14实现了更高的性能与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在希捷新产品的支持下,腾讯云以更低的成本将更高性能的云存储提供给终端用户,从而提升了云计算的综合竞争力。面向未来,腾讯云将进一步把双磁臂硬盘应用于温数据的存储中,充分发挥双磁臂硬盘读写速度与存储空间的双重优势,驾驭不断增长的数据洪流。
“腾讯云和希捷一直保持着深度合作,双方共同组建联合项目团队,进行产品测试。希捷很多产品都是在腾讯云数据中心率先导入,包括此次的希捷银河(Exos)2X14企业级硬盘以及业界最大容量的希捷银河(Exos)X16 16TB企业级硬盘等等。”腾讯云副总裁吴沁楠女士称,“希捷银河(Exos)2X14企业级硬盘帮助我们优化硬件基础设施,节省了极为宝贵的云数据中心空间,并带来了卓越的性能,助力我们为各行各业用户提供更为强劲的云服务。”
希捷科技全球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女士称:“云计算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以及数据的爆发增长,给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带来更高的挑战。希捷在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与腾讯云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技术沟通,力求提供性能更强、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效应更好的存储解决方案,为云计算构建基础设施,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AI代码编辑器开发商Cursor完成23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293亿美元。Accel和Coatue领投,Google、Nvidia等参与。公司年化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Cursor基于微软开源VS Code打造,集成大语言模型帮助开发者编写代码和修复漏洞。其自研Composer模型采用专家混合算法,运行速度比同等质量模型快四倍。公司拥有数百万开发者用户,将用新资金推进AI研究。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