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供应商Sandisk再次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三大市场板块销售额全面上升。
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中,Sandisk营收同比增长23%,达到23.1亿美元,环比增长强劲的21%,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实现1.12亿美元利润,同比下降7%。
该公司之前将业务划分为云端、客户端和消费者三个部门,现在调整为数据中心(原云端)、边缘(原客户端)和消费者板块,这一变化反映了Sandisk市场重心的转移。Sandisk表示,数据中心营收环比增长26%,达到2.69亿美元,但同比下降10%。边缘固态硬盘销售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30%,而消费级固态硬盘销售额同比增长27%,达到6.52亿美元。数据中心板块目前虽然规模较小,但前景广阔。这是因为Sandisk已有两家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正在进行认证,第三家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和顶级存储原始设备制造商计划在2026年开展合作。这一切都与人工智能发展密切相关。
首席执行官David Goeckeler表示:"我们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领先的产品组合,结合这一阶段的重新增长和盈利能力,使我们提前实现了净现金为正的里程碑,并为我们为股东创造有意义的长期价值做好了定位。"
该公司正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固态硬盘需求激增,由于需求超过供应,价格也有所上涨。公司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基于BiCS8技术的高容量、高能效固态硬盘创造了强劲的推动力。"Goeckeler表示,我们正在经历"由加速的AI普及驱动的我们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大趋势之一"。
财务摘要数据显示,毛利率达到29.8%,高于上季度的26.2%;营运现金流为4.88亿美元,上季度为94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4.48亿美元,上季度为7700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亿美元,上季度为15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75美元,上季度为负0.16美元,去年同期为1.46美元。
Sandisk表示,公司实现净现金正值的时间比2月份投资者日活动中分享的目标提前了约6个月。
对于数据中心业务,公司将增长希望寄托在高容量、PCIe 5和6、QLC固态硬盘上,配备新的32通道控制器,即Stargate产品线。容量将在明年达到256TB,2027年达到512TB,2028年后可能达到1PB。上述提到的认证都是针对Stargate驱动器。Goeckeler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谈到了这项技术的市场需求:"随着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对能够快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NAND存储产品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这为我们基于BiCS8技术的高容量高能效固态硬盘创造了强劲的推动力。"
他说:"全球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新云服务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都在寻求与Sandisk深化合作关系。"除了上述Stargate合作外,公司还在与五家主要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进行接洽。
首席财务官Luis Visoso表示:"我们正在从一家以移动设备为中心的公司转型为真正服务客户的公司,我们看到数据中心业务增长非常强劲。"数据中心市场是Sandisk营收增长希望的核心,Visoso补充道:"我们非常乐观,能够在我们代表性不足的数据中心领域建立业务。"
Goeckeler强调了这一点,表示他认为数据中心市场将成为NAND领域最大的市场。
边缘市场在个人电脑更新周期的推动下表现出积极势头,Windows 11的采用和Windows 10生命周期结束都起到了助推作用。随着设备升级加速,NAND内容需求持续增长。
Sandisk表示,消费者板块仍然是公司的主要关注点,通过周期性发展推动营收增长和可观利润。与任天堂Switch 2联名的microSD Express卡在本季度销售量超过90万张。公司还表示,通过为Xbox上的ROG Ally推出新的Sandisk microSD,在手持游戏设备领域扩大了市场份额。
公司相信对其产品的需求将在整个2026年及以后超过供应。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将达到26亿美元上下5亿美元,这将比去年同期实现令人印象深刻的38.6%增长。
Goeckeler充满热情地表示:"我们的技术恰好在正确的时间到来。市场已经准备好了,需求是真实的,推动有意义盈利能力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Q&A
Q1:Sandisk为什么要重新调整业务板块划分?
A:Sandisk将原来的云端、客户端和消费者三个部门调整为数据中心、边缘和消费者板块,这一变化反映了公司市场重心的转移,特别是看重数据中心业务在AI驱动下的巨大增长潜力。
Q2:Sandisk的Stargate产品线有什么特点?
A:Stargate是Sandisk针对数据中心市场推出的高容量QLC固态硬盘产品线,配备新的32通道控制器,支持PCIe 5和6。容量将在2025年达到256TB,2027年达到512TB,2028年后可能达到1PB。
Q3:人工智能发展对Sandisk业务有什么影响?
A: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对高容量、高能效固态硬盘的强劲需求,推动了Sandisk产品价格上涨。公司基于BiCS8技术的产品正好满足AI基础设施对快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为公司带来了重要的增长机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PU架构讨论常聚焦于不同指令集的竞争,但实际上在单一系统中使用多种CPU架构已成常态。x86、Arm和RISC-V各有优劣,AI技术的兴起更推动了对性能功耗比的极致需求。当前x86仍主导PC和服务器市场,Arm凭借庞大生态系统在移动和嵌入式领域领先,RISC-V作为开源架构展现巨大潜力。未来芯片设计将更多采用异构计算,多种架构协同工作成为趋势。
KAIST AI团队通过深入分析视频生成AI的内部机制,发现了负责交互理解的关键层,并开发出MATRIX框架来专门优化这些层。该技术通过语义定位对齐和语义传播对齐两个组件,显著提升了AI对"谁对谁做了什么"的理解能力,在交互准确性上提升约30%,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Vast Data与云计算公司CoreWeave签署了价值11.7亿美元的多年期软件许可协议,这标志着AI基础设施存储市场的重要转折点。该协议涵盖Vast Data的通用存储层及高级数据平台服务,将帮助CoreWeave提供更全面的AI服务。业内专家认为,随着AI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存储系统在AI基础设施中的占比可能从目前的1.9%提升至3-5%,未来五年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至2000亿美元。
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微软研究团队提出了NorMuon优化器,通过结合Muon的正交化技术与神经元级自适应学习率,在1.1B参数模型上实现了21.74%的训练效率提升。该方法同时保持了Muon的内存优势,相比Adam节省约50%内存使用量,并开发了高效的FSDP2分布式实现,为大规模AI模型训练提供了实用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