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已经验证了12碟硬盘技术,相比其10碟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容量可提升20%。
东芝目前出货的传统记录MG11硬盘采用10张铝碟片,最大容量可达24TB,而MA11叠瓦式硬盘(具有部分重叠写入磁道)同样采用10张碟片,容量可达28TB。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利用微波增强施加到碟片表面垂直磁记录介质上的写入信号效果。在标准3.5英寸机箱内增加两张额外碟片需要更薄的碟片和四个额外的读写磁头,每个额外表面对应一个磁头。东芝是业内首家实现这一技术的硬盘制造商。
东芝美国电子元件公司工程与产品营销副总裁Raghu Gururangan表示:"东芝的12碟硬盘平台提供了支持AI驱动数据中心存储指数级增长所需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通过成熟的记录技术实现EB级容量。"
"成熟记录技术"这一表述暗指希捷的热辅助磁记录技术,该技术已开发数十年,据报道在超大规模客户验证方面曾面临挑战,不过这些挑战正在消失。
希捷的热辅助磁记录技术使其10碟Exos 30能够达到30TB传统记录容量,叠瓦式Exos M达到36TB。我们预计希捷将在年底前发布40TB Exos M硬盘,采用第四代热辅助磁记录技术Mozaic 4+。
希捷的单碟密度更高,传统记录3TB,叠瓦式3.6TB,而东芝的传统记录为2.4TB,叠瓦式为2.8TB。通过采用12碟技术和更薄的玻璃碟片,东芝可将容量提升至传统记录28.8TB和叠瓦式33.6TB,更接近但仍未超越希捷。
东芝表示计划在2027年向市场推出40TB级硬盘。这意味着它将使用更先进的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版本,达到3.3TB/碟片或更高水平。但这将比希捷晚18个月左右。
西部数据使用与东芝类似的增强型垂直磁记录技术,采用11碟技术,传统记录Ultrastar DC HC590达到26TB,叠瓦式HC690达到32TB,比东芝的MA11多4TB。
东芝还在研究将12碟堆叠技术与下一代热辅助磁记录技术结合使用。这将为其提供追赶希捷所需的面密度提升。西部数据也计划在未来某个时候采用热辅助磁记录技术。
如果希捷采用11碟或12碟技术,其相对竞争对手的容量优势将显著增加。
东芝的12碟堆叠技术将在10月17日于日本川崎举行的IDEMA研讨会上展示。
Q&A
Q1:东芝的12碟硬盘技术有什么优势?
A:东芝的12碟硬盘技术相比现有的10碟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容量可提升20%。通过在标准3.5英寸机箱内增加两张更薄的碟片和四个额外的读写磁头,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
Q2:东芝与希捷在硬盘技术上有什么差异?
A:希捷采用热辅助磁记录技术,单碟密度更高,传统记录达3TB,叠瓦式达3.6TB。而东芝使用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单碟密度相对较低,传统记录2.4TB,叠瓦式2.8TB,但东芝是首家实现12碟技术的制造商。
Q3:东芝计划何时推出40TB级硬盘?
A:东芝计划在2027年向市场推出40TB级硬盘。这需要使用更先进版本的微波辅助磁记录技术,达到3.3TB/碟片或更高水平,但这个时间表将比希捷晚大约18个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圣母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迄今最全面的大语言模型跨学科应用调研报告,系统梳理了AI在人文、商业、科学工程等13个领域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表现优异,但在创造性思维和价值判断上仍有局限。报告强调人机协作是未来发展方向,并为不同需求用户提供了具体的模型选择建议。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复旦大学团队开发的SIM-CoT方法突破了AI推理效率瓶颈,让机器学会在"脑海"中思考而非必须表达每个推理步骤。该方法通过巧妙的监督机制解决了隐式推理训练不稳定问题,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准确性,在GPT-2和LLaMA系列模型上均表现出色,为AI推理技术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