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发布的最新企业备份与恢复软件解决方案魔力象限报告,将Acronis踢出供应商榜单,而Veeam则凭借其强大的执行能力巩固了自身在领导者象限中的位置。
与去年的魔力象限报告相比,戴尔在领导者象限中的位置进一步下滑,而Veeam在该区间的公交车则有所改进,目前已经与Commvault、Rubrik、Cohesity以及Veritas形成齐头并进的领先之势。(后文将具体介绍魔力象限报告的细节信息与划分方式。)
此次最新报告没有列出挑战者供应商。Arcserve曾是2023年的唯一挑战者级厂商,但由于执行能力方面有所下降,目前其已经落入利基厂商区间。在利基厂商象限当中,Acronis已经彻底被排除在外,报告就此介绍称“其专注于优先考虑MSP及边缘/端点设备类工作负载,导致其无法满足魔力象限报告的入选标准。”也正因为如此,此番处于利基厂商象限的就只有Arcserve、Unitrends、微软以及OpenText。与上一份报告一样,Druva、HUCU与IBM仍身处前瞻厂商(Visionaries)象限,只是与2023年相比,IBM的愿景完整性评价有所下降。
Gartner还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战略规划的假设:
这种种判断无疑在向各厂商们强调,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将这些功能(如果尚未开发)纳入其下一步发展路线图。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引人好奇:在三家前瞻厂商当中,到底哪一家有机会冲入领导者区间?
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各家供应商的优势与面对的难题,大家可以通过HYCU网站(https://www.hycu.com/download/gartner-magic-quadrant-for-enterprise-backup-and-recovery-software-solutions#download,需要注册)下载魔力象限报告的副本。
脚注
所谓“魔力象限”是一个二维空间,横纵两轴分别对应“愿景完整性”与“执行能力”的水平,并由此划分出四个象限。下方两个区间对应“前瞻厂商”与“利基厂商”,上方则对应“挑战厂商”与“领导厂商”。排名最高的供应商将处于右上角的领导厂商象限之内,意味着其在执行能力与愿景完整性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而且越靠近右上角,则代表其优势越明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queeze3D压缩框架,巧妙利用3D生成模型的隐含压缩能力,通过训练映射网络桥接编码器与生成器的潜在空间,实现了极致的3D数据压缩。该技术对纹理网格、点云和辐射场分别达到2187倍、55倍和619倍的压缩比,同时保持高视觉质量,且无需针对特定对象训练网络,为3D内容传输和存储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
浙江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提出MoA异构适配器混合方法,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参数高效微调技术,解决了传统同质化专家混合方法中的表征坍塌和负载不均衡问题。该方法在数学和常识推理任务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同时大幅降低训练参数和计算成本,为大模型高效微调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耶鲁、哥大等四校联合研发的RKEFino1模型,通过在Fino1基础上注入XBRL、CDM、MOF三大监管框架知识,显著提升了AI在数字监管报告任务中的表现。该模型在知识问答准确率提升超过一倍,数学推理能力从56.87%提升至70.69%,并在新颖的数值实体识别任务中展现良好潜力,为金融AI合规应用开辟新路径。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团队开发出能够自我进化的AI智能体,通过《卡坦岛拓荒者》桌游测试,这些AI能在游戏过程中自主修改策略和代码。实验显示,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AI显著超越静态版本,其中Claude 3.7模型性能提升达95%。研究验证了AI从被动工具向主动伙伴转变的可能性,为复杂决策场景中的AI应用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