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特别是暴雨、强对流、洪涝、山洪等气象和气象衍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气象局因地制宜优化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建立云南省“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工作机制,即气象部门“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提前6小时和提前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应急防汛部门根据气象强降水落区预报“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提前2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1262”机制旨在有效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在“1262”机制的指导下,云南省上一年度汛期受灾情况较往年同期有所减轻。然而在强降水预报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空报、漏报时有发生的问题,精准预报与防汛需求差距仍较大。
为全面提升云南气象服务能力,使“1262”机制的运行更加可靠,云南省气象局开始建设部署云南省气象精准预报业务系统,着力打造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新一代智能预报平台。浪潮计算机基于CS5280H2服务器,为该系统建设提供高性能基础硬件和算力支撑。
基于浪潮计算机CS5280H2服务器搭载创新技术AI加速卡,为云南省气象精准预报业务系统搭建了高可用计算、存储、传输和安全运维环境,能够有效提升气象算法的计算效率与计算准确度,支撑云南省气象局完成1262强降水产品智能算法研发,完成智能化无缝隙精细化拼接技术实现,完成12小时内强降水预报产品封装集成,完成空间分辨率1公里、时间分钟级动态更新和实时发布的预报产品。
与此同时, CS5280H2主板集成了国内主流CPU、内存、硬盘、电源、网卡等300余种创新技术元器件,创新安全率业内领先,能够为云南省气象局筑牢信息安全底座,助其进一步提升创新安全水平。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其中,“科技”居于首要位置。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为气象事业实现科技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推进‘创新技术化’和迭代更新”、“气象 ‘核心技术 ’要实现‘创新’可控”等要求。
以服务云南省气象局为新起点,未来,浪潮计算机将深耕气象事业,携手更多气象用户捕捉阴晴冷暖,守护大众平安健康,在保障气象业务高效运作、助力城市防灾减灾及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突破性的科学推理数据集MegaScience,包含125万高质量实例,首次从12000本大学教科书中大规模提取科学推理训练数据。该数据集显著提升了AI模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七个学科的推理能力,训练的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官方版本,且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研究团队完全开源了数据集、处理流程和评估系统。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