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OpenHarmony赛途“职”引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分享了OpenHarmony技术创新与发展前景,并带来了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OpenHarmony相关赛题介绍,旨在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与OpenHarmony相关赛事,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操作系统技术人才,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上海交通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师生代表,以及华为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出席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韩东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为一直在操作系统等领域保持密切合作,本次由双方共同举行的赛途“职”引活动,将聚焦鸿蒙生态建设,激发学生在OpenHarmony软件领域的技术热忱;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OpenHarmony相关赛项,将产业界的先进技术实践到应用当中。希望本次活动能让同学们收获行业前沿的技术与知识,为将来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韩东致辞
华为上海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部长黄东毅在致辞中说: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为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历史,双方合作成果积累深厚。此次的赛途“职”引活动是双方共同举办,面向操作系统领域的产教人才培养项目,希望通过以赛促教,探索出一条产业界和高校联合培养的新道路,为国家软件产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华为上海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部长黄东毅致辞
华为上海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部长黄东毅与华为终端BG软件部OpenHarmony使能部副部长、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总监陶铭、华为战略研究院竞赛管理部中国区总监郑志猛对参赛战队进行赠书仪式,仪式上,将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丛书——《鸿蒙操作系统设计原理和架构》赠与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参赛战队,鼓励学生深入钻研技术赢得好成绩。
战队出征仪式
上海交通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简称“俱乐部”)副主任华志超分享了俱乐部的发展情况。他介绍道,俱乐部致力于推动OpenHarmony操作系统在高校的教学、研发及应用,通过承接OpenHarmony相关课题和项目、组织并参与OpenHarmony相关赛事与活动,积极推进OpenHarmony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并为OpenHarmony社区贡献代码、论文和技术报告。俱乐部的成立和发展,不仅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OpenHarmony生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交通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副主任华志超分享议题
OpenHarmony项目群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易见带来了《OpenHarmony新技术、新体验》的分享。他详细介绍了OpenHarmony 4.1 Relaese版本的新特性和技术进步,包括对轻量无屏设备、轻量带屏设备以及复杂标准带屏设备的全面支持,以及对开发体验的全面提升。易见强调,OpenHarmony的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开发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和更高的开发效率。
OpenHarmony项目群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易见分享议题
OpenHarmony项目群项目管理委员会规划代表李锋、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组产教融合小组组长徐梓荐为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介绍了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OpenHarmony赛题(简称“大赛”)的相关信息。据介绍,本次大赛由去年OpenHarmony竞赛训练营全面升级而来,分为系统创新、应用创新和研究创新三个赛道,其中系统创新赛道包括多设备跨平台的高性能自适应布局能力、渐变模糊效果技术和高性能应用目录差异分析服务等三个赛题。应用创新赛道的赛题涉及查找网络、小屏变大屏和分布式数据库一致性解决方案。研究创新赛道则聚焦于飞机智能座舱创新场景设计赛题。每个赛题都设置有相关技术要求和实现目标,涵盖了UI设计、图形处理、数据备份、网络查找、屏幕投影、数据库管理等多个技术领域。此外,两位嘉宾还介绍了OpenHarmony的学习途径和人才认证体系,为对OpenHarmony感兴趣的开发者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指导。
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组产教融合小组组长徐梓荐分享议题
OpenHarmony项目群项目管理委员会规划代表李锋分享议题
此外,活动还设立了专场招聘交流环节,华为终端招聘经理章颖涛向在场的学生们介绍了华为终端BG的业务布局、员工职业发展与关怀、工作环境等相关信息,并鼓励同学们投递简历,加入华为终端BG,共同开创未来。
华为终端招聘经理章颖涛分享议题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此次OpenHarmony赛途职引活动走进上海交通大学,不仅展现了OpenHarmony在技术和生态方面的进步,还有效吸引了更多的高校师生参与到OpenHarmony的开发和应用中来,为培养更多操作系统创新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来,希望更多高校师生参与到OpenHarmony相关赛事和项目中来,抓住万物智联时代的全新机遇,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创新与千行百业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