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2024MWC上海”)于2024年6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众多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精英力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简称“聚集区”)携区内组织在此次大会上首次集体亮相,通过展示其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标准规范、测试认证等方面的领先成果,与全球产业界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自2024年1月揭牌以来,便肩负着汇聚全球智慧、整合国际资源、促进技术交流、加速标准制定、提高产业链全球竞争力的使命。这一创新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国内外产业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也为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聚集区已经吸引了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S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等众多国际知名组织及服务机构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的加入,共同推动新产业、新生态的蓬勃发展。
在2024MWC上海期间,聚集区通过举办“2024国际产业组织创新发展论坛”、“2024河套国际组织之夜”和“聚集区展台”三大主题活动,全面展示了其在新媒体、新短距、新计算、新终端、新网络、新平台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原国务院参事、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纲、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朱刚、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署长曾坚朋、深圳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林毅等重量级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甘斌、无线宽带联盟(WBA)CEO Tiago Rodrigues、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理事长姜文波、星闪国际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军、共熵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杨涛以及各业务资深专家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这些富有洞见的观点和建议,为聚集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纲表示,“产业标准的开发和落地需要核心技术提供方、产品生产制造方、测试认证服务方、终端产品使用方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业务交互,聚集区中的产业组织应协力提供高效的互联互通平台,构建繁荣有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
论坛举办了国际产业组织协同合作联合倡议签约仪式,这一倡议旨在增进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间的了解和互信,搭建稳固的组织间沟通渠道和平台,探索建立组织间标准、检测、认证互认机制的路径。同时,倡议还推动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国际标准化、检测认证、示范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这一倡议的发布,标志着聚集区在推动全球产业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联合倡议的推动下,聚集区将加速构建全球互联互通的国际标准体系,吸引更多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基于河套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共同发布具有产业影响力的国际标准。这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标准化进程,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聚集区还将加速基于全球领先技术标准的产业落地,助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引领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及新兴科技产业集群形成。
继“2024国际产业组织创新发展论坛”之后,也召开了为期三天的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展。该展区位于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E02内,展示了聚集区内各个伙伴的多款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无线通信、超高清视频、智能计算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聚集区在新兴科技产业方面的创新实力。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些前沿科技的魅力,还可以与现场的技术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次2024MWC上海的成功举办,为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宝贵机会。通过与国际产业界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聚集区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聚集区的引领下,让国际产业组织生态更加繁荣,实现产业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CEO描绘了AI温和变革人类生活的愿景,但现实可能更复杂。AI发展将带来真正收益,但也会造成社会错位。随着AI系统日益影响知识获取和信念形成,共同认知基础面临分裂风险。个性化算法加剧信息茧房,民主对话变得困难。我们需要学会在认知群岛化的新地形中智慧生存,建立基于共同责任而非意识形态纯洁性的社区。
杜克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通过三种互补方法分析了大语言模型推理过程,发现存在"思维锚点"现象——某些关键句子对整个推理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计划生成和错误检查等高层次句子比具体计算步骤更重要,推理模型还进化出专门的注意力机制来跟踪这些关键节点。该发现为AI可解释性和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和视角。
传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虽然对企业至关重要,但也是预算和房地产的重大负担。模块化数据中心正成为强有力的替代方案,解决企业面临的运营、财务和环境复杂性问题。这种模块化方法在印度日益流行,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满足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降低成本并支持新一代分布式应用。相比传统建设需要数年时间,工厂预制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在数周内部署完成。
法国索邦大学团队开发出智能医学文献管理系统Biomed-Enriched,通过AI自动从PubMed数据库中识别和提取高质量临床案例及教育内容。该系统采用两步注释策略,先用大型AI模型评估40万段落质量,再训练小型模型处理全库1.33亿段落。实验显示该方法仅用三分之一训练数据即可达到传统方法效果,为医学AI发展提供了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